第三,希望您投我一票。豪格已经有皇太极遗留下来的三个旗的支持,只要加上济尔哈朗的镶蓝旗,有八旗的一半在,豪格稳cao胜券。
然而毕竟事关重大,济尔哈朗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豪格的确有军事才能,己巳之变时在广渠门曾与袁崇焕交手,皇太极第二次南侵时他在宣府、大同一带把明军打得落花流水,在打林丹汗的时候他也立下大功。1634年皇太极在询问群臣大明、朝鲜、察哈尔蒙古,这三个应该先打谁时,豪格说:打明朝如果只是打下锦州,其余城池打不下来,会使我军师老兵疲。我军应该兵分两路,一路带着红夷大炮去打宁远,另一路绕开关宁锦防线,从蒙古之地逼近北京,与此同时联合中原流贼,如此北京唾手可得,至于朝鲜和察哈尔蒙古可以缓图之。能意识到联合李自成、张献忠来一起掀翻大明,豪格是大清这边的第一人。然而豪格也有诸多缺点,他虽然军事上有谋略,但在政治上很不稳重成熟,与老成持重这四个字相距甚远,这是最致命的,当一把手的军事才能可以稍逊,但政治谋略一定要极强。此外豪格的生母也非显赫之人,想到此,济尔哈朗犹豫了。而多尔衮的雄才大略远在豪格之上,政治军事才能都是一流。最终济尔哈朗对豪格如此回复:我支持你继承帝位,但睿亲王尚未知晓,待我与众人商议。
八月十四日这天,在决定清国前途命运的会议上,始终盼着济尔哈朗表态支持自己的豪格最终什么都没等来。济尔哈朗面色铁青,始终一言不发,于是豪格坐不住了,说:我德薄能鲜,难以当此重任。说罢,离席而去,大清国的皇位就这样与豪格彻底无缘。见豪格离席而去,济尔哈朗庆幸自己的选择,豪格这样的人是没有资格问鼎宝座的,一个男人最关键的成大事品格是沉得住气,连气都沉不住,还能做成什么?
两黄旗的将领见豪格离席而去,便纷纷紧按佩剑,说:如果不立先帝之子,我等必以死相拼!
代善见状,谎称自己身体不适,起身离开。对他而言,谁当皇帝都不重要,他就想安度晚年,享尽荣华富贵。到目前为止始终一言不发的阿济格也起身离开,他知道,如果表态支持多尔衮的话,他就走不出这间屋子了。
此时,两黄旗的将领剑拔弩张,多尔衮和多铎不甘心退让,济尔哈朗一言不发,究竟该怎么办?
多尔衮后悔不已,要是自己跟豪格一样把自己的亲兵带来,现在的局势绝不是这样。崇政殿上的龙椅空荡荡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