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以往的是,被称作77级的这一届学生是在78年三月初入校报到。
那时候,张越南也高中毕业了,她被分配到环卫局当了一名清洁工人。她似乎对这个职业并没有任何抱怨,压根就没有复习功课准备高考的打算,工作之余整天跟同学出去疯玩,要不就趴在床上看小说。靖南知道妹妹不可能扫一辈子大街,三番两次劝她好好准备,争取第二年再考大学。临去广州上学前,还特意让康平好好照顾妹妹,特别要帮助她复习功课。结果,在康平的帮助下,越南果然不负众望,于80年考上了S大中文系,了结了张靖南的一大心愿。
我突然心跳加剧。
老爸和老妈确实在76年结婚。老妈也是广州医学院毕业的高才生。《灯火阑珊》里提到这些事情包括父亲分到一套房子的事都是真的,那是托他死去父亲——我爷爷的福。听我姥姥说,我母亲当过两年多环卫工人。还有上面短篇小说《镜子》里的那些片断,也听小姨,不,是我亲娘过去经常提及。天哪,原来这些生活中的片断竟然真的出现她的小说里。这些章节过去都曾读到,怎么从来就没引起自己的注意呢。
不,一定还有,一定还有她和父亲的故事。
我又忍不住继续翻找,同时把过去听到的关于他们的点点滴滴与小说片断相对照,终于在《天涯共此时》里又找到了这样一些段落:
原来这个理寸头穿布鞋个子不高不矮神情忧郁模样谈不上帅却能让人牢牢记住的男人就是我师傅。
师傅沉默寡言,他总在一旁默默地干活,很少主动跟我说话。
……师母的厨艺过人,做的饭菜香味扑鼻,师傅连吃了三大碗。他打着饱嗝,带着满足的口吻说:“再这么吃下去,我可要变成牛了”。师母笑道:“还牛呢,最多也就是一头猪。”两人当着我的面就打情骂俏,好像都忘了我就在旁边。我从来没想到师傅望着师母的时候目光会如此柔和,简直就是充满深情,我在一旁看得都有些嫉妒了。
寻寻觅觅(2)
……原来师母回老家了。
师傅说:“又想吃你师母做的饭了吧?没事,今天我做。”
……他端过来两个大碗,一碗是四喜丸子,一碗是醋溜大白菜,味道很浓。可能是我饿了吧。虽然他手艺不怎么样,我还是饱餐了一顿,跟师傅一起把四喜丸子和大白菜统统报销了。我知道这顿饭的代价不同寻常,当时每人每月只有半斤肉票。过去我吃过的四喜丸子里通常会加一半以上的淀粉和其他添加物,而师傅今天做的丸子却很实在,肉馅很足,不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