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功课不多,几乎没有什么作业。有二门新鲜的课经常让同学们烦恼。那就是礼仪课和形体课。礼仪课潘校长亲自教,我发现她的脸很白,看久了你会发现她像一种动物对了,就是狐狸。至于形体课,要求穿体操服,很紧身,课间换衣服的时间很紧。大家对此很有意见。
第二章 生不逢时我的高一(6)班
我的高一生活如同所有的新开始一样,都过得特别快,令人目不暇接。西郊的空气是如此清新,天天的天都是蓝的,像是蓝色的锻子一样,班主任也一如既住地对我好,我是学校里出了名的好学生,写诗,画画,学习,组织活动,我还暗中下了决心,要好好学习,不让这三年光阴虚度,我一定要上我想上的大学北大。每天下午上完两节课放学以后,我和谢思霓,还有几位女生一起骑车在回家的路上,秋天,北京黄金的季节,太阳和天气好时,西边露出清晰脉络似的远山,唱着沈庆的歌“蓝蓝的天,在红红的艳阳上面……”一种辽远的透彻心扉让年轻的喜悦笼罩着我们。这像是漫长婚姻中的短暂蜜月。比起以后的日子来,这是整个校园生活中的黄金岁月。一有时间我便去北大还有海淀图书城。我喜欢北大。真美。我只有这么说。谢思霓说像一个公园。“可比公园漂亮多了。”我自豪地说。现在的北大,比我初三来时的冬天还美。北大正在举办〃山鹰社〃图片展,还有各种义卖和各个社团的招聘,我再一次无比真切地感觉到,如果我属于这里(我就不奢望这里属于我了)该是多么幸福。有一次我们去时正值下课时间,有很多人,我们路过勺园,路过莲花池,就不知道怎么出去了,显而易见我又迷路了!我其实不急,但谢思霓急,她说她和朋友约好了,我是打死也不肯在北大问路的,如果我这么一个热爱北大的人问北大学生“北大门在哪儿啊?”那我还有什么脸面活在世上。
我们班只有二十七个人,其中二十二个是女生,男生五名,是年级人数最少的班级。虽然仅有五名男生,但他们很有特点,很有活力,很幽默,很能侃,或许还有一些小小的忧郁。高一的生活就该是轻松的,享受生活的,职高就更是没有太多高考的压力。班里的同学都非常好。我们每天学着条例,打打闹闹,倒也其乐融融。开头的一切总是很轻松。我们每人都交了一百二十块钱作为中午在校吃饭的饭费,发下一张卡,可不是像大学里通用的吃饭刷卡,而是一张薄薄的纸片,每去吃一次就让学生会的学生给打个勾。要是没带着,哼哼,可就别怪学校领导不客气了,不许打饭。别装委屈说什么不是都让在这吃饭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