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能。”
说着栩栩接着把唢呐抬到最高,把脸仰天,吹了一段。
两个妹妹也轮着吹了起来。
吹着吹着,周围不知不觉地围了好些人,有来看房子配套进度的业主,也有来看现场的甲方,还有建筑配套材料商,还有民工,还有过路的人。
大家闻声而来,从来没有见过七、八岁的小孩吹唢呐,更没见过这么大的孩子将唢呐吹到这样地步。在路灯下看到忘记了时间和地点。
四周鸦雀无声。只有几个快乐而忘我的孩子吹奏出清脆的唢呐声,回荡在上海的夜空。唢呐这个乐器和别的乐器不一样,她是那样的洪亮,那样的尖锐,那样的沾满了泥土味道。当这样的声音出自几个衣衫褴褛的孩子们的时候,对旁观者的震撼是难以抑制的。
有一个围观者从兜里掏出钱包,从钱包里拿出一张十元的钞票放在栩栩的脚下。又一个人掏出钱,接着又一个人掏钱,再一个人掏钱。
栩栩放下唢呐,看着孙国民和苏桂芬,不知道该怎样做。
盲流 64
孙国民也慌了神,赶紧弯腰拣起第一张的十块钱,想还给人家,但递钱的人越来越多,孙国民控制不了局面了。各种面额的钱在地上堆了很多。
孙国民手足无措地站在那里。
孙国民想告诉围观的人自己和孩子们不是要饭的,可是嘴笨,话到嘴边不知道怎么说出来,事情又来的唐突,让孙国民一时乱了分寸。但围观的人看着这破衣烂衫的孩子和一对破衣烂衫的父母,首先想到的是乞丐。只是这一家乞丐太特殊了,孩子们卖力吹奏唢呐的可爱神态,唢呐那特有的在清脆、快乐中多传递出的忧伤深深地打动了围观的人们。
围观者当中有买了房子的业主,带着孩子来看房。那些衣着光鲜、面色红润的孩子和孙国民的五个孩子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关键是唢呐,是唢呐,而且是孩子吹奏的唢呐,传出的那种大家从未听过的淳朴的音乐声震撼了大家的内心。让大家忽然间从音乐中感受到一种差距、倾诉还有坚强。
孙国民的四个孩子吹唢呐的神态令围观者的内心苏醒了一种东西。这种用语言难以表达出的东西所促成的举动,就是迫切地从兜里掏出钱来。帮助他们。
也帮助自己。
感动是一件让人很快乐的事情。沉浸在感动中会令人越来越期望自己高尚。
当天晚上,孙国民回到家,一清点,竟然收到了四百多块钱。
苏桂芬和孙国民一夜没有睡觉。仰天望着窗外。
天亮的时候,苏桂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