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的要求就是用最简练的文字反映出主题的核心和精华,把最新鲜,最具本质特征,最有说服力的东西告诉读者。它应该是全文中最精彩之点,能起到驾驭全文的作用。
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而导语作为一篇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则是评判和引导读者的“新闻波”。
一条好新闻的导语。除了能够抓住主题,突出中心以外,重要的是要使受众产生想继续听下去的愿望。如果导语开门见山,中心突出,立意新颖,精彩生动,简短有力,就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反之,导语平庸老套,就很难吸引读者继续接受新闻事实。
导语要新,要把最具新闻价值的事实写进导语,以显示”新闻眼”。突出了这些”新意”,才能使整篇报道言之有物,进而言之有味,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新闻效果。
写活导语,稿件成功的关键
导语是新闻最重要的开头,它应当是新闻中最关键的、最具本质的和最精彩的事实。具备了这些条件,导语才能产生既引导主题,又吸引读者的作用。如果导语不是建立在确切事实的基础上,而是一些空洞乏味的语词,这样的导语也就从根本上失去了它的价值,读者也很难把握它的价值取向。
可见,导语应该是落笔切题,开门见山。用极简要的文句说明全文的目的和结论,以唤起读者的注意,使他们在脑子里先有一个总的概念,渴望继续听完全文。
简短而精练的导语,能给人以鲜明而突出的印象,使读者在接触新闻的瞬间便产生兴趣。广播与其他媒体的区别在于,它是依靠声音传递新闻信息,无影无踪,人们不能反复收听,一个地方没有交代清楚,就会影响读者接下来继续收听的兴趣。因此,在采写广播新闻时,宜采取先虚后实,提供听觉先导的写法。即先交代与主要新闻事实有关的内容,再引出后面的主要新闻事实,他的好处在于符合听觉规律和读者思路,便于全面的,准确地接受新闻信息,提高传播效果。在导语写作中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导语的立意要“新颖”。从采访所获得的素材中,选择一定量的事实写进导语,其间要注意防止两种倾向:即导语中不要罗列太多事实,使人无法抓住重点;导语中缺乏生动的事实,只是笼统地进行抽象描述。新闻要显示新近发生的事实,导语就应该用简洁明快的语言点明主题。
二是善于运用归纳和引入式导语。当一篇报道的新闻事件本身就非常具有吸引力时,导语的绘声绘色就会在读者心中形成一幅画卷,对记者所描写的事件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就取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