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不是明摆着了吗?”张国梁说到这里,拿起两个茶杯分别摆在两个地方,说:“第一个,好比是科研成果。第二个,是科研成果转化出来的经济成果。科学家经过论证和试验成功的东西,还只是停留在文字上,要把它转化为物质成果,是可以把两者之间这段距离说成是‘最后一公里’。这是百姓闯关中的第一关。”
李劲松觉得张国梁说得十分有道理,与李新民在日记中记载的省委副书记李文华对十二字诀的论述基本相同。他觉得张国梁不愧为政治经济学博士。
于是又向他提出了一个问题:“‘政府搭桥,市场引路,百姓闯关’这十二字诀,在江州市,李新民早就用得出神入化了。尤其是在全市范围内成功地推行‘四权拍卖’,对那些政府办不了或者办不好的事情,全部推向市场进行资本运作,使投融资模式多元化,经营效益最大化,将市场经济中的经营意识、经营机制、经营主体、经营方式引入市域内的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城镇化建设的全过程,为加快江州市的经济建设的步伐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不错!在工业建设、城镇化建设方面可以说达到了顶点。可惜,在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方面,在农产品质量的提高方面,在农村中全面提高干部、农民科技素质,闯‘三关’方面,并没有做足文章。”
张国梁觉得李劲松对李新民的了解不够深刻、细致,如果不明确这一点,想必对今后决策的重心还是抓不准。
于是继续提醒李劲松:“李新民书记从来都是这样认为,人民是创造财富的主体,政府是创造环境的主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实际上就是投资环境的竞争,抓投资环境建设,就是抓生产力。他认为,谁的环境好,谁就可以占领市场经济发展的制高点,谁的环境差,谁就等于关闭了自己发展的大门。所以,在工业建设上,他狠抓了调配产权,优化环境的工作。不仅打了很多漂亮的胜仗,还带出了一支特别能战斗的干部队伍。不可否认,改革的核心就是改制,改制的核心就是产权,产权的改革,就是进行资本运作。从产权到资本,从投资环境的优化到资金、人才的吸入,是一种飞跃。”
张国梁说到这里,瞧了瞧李劲松,他是想看看李劲松对他的话是否感兴趣,如果没有兴趣的话,再往下说是没有意思的了,没想到他刚停下来,李劲松就向他摆摆手,示意他继续往下说。于是提高了声音:“在工业建设方面,城镇化建设方面,李新民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江州城的变化足以说明了这一点。但是,在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中,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