呢?李新民书记生前曾经对我说过,江州市有丰富的资源:石灰岩、花岗石、绿色的石头也叫玉石、陶瓷泥、最适合种植荔枝果树的百万亩山地。这是江州市得天独厚的资源,谁也夺不走的资源。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他依靠党和群众的力量,把江州市的经济建设搞得红红火火,成了远近闻名的‘水泥之乡’、‘陶瓷之乡’、‘三宝之乡’、‘荔枝之乡’。水泥、陶瓷、三宝工艺制品加工业三大工业集团成为江州市工业生产建设的支柱产业,三大支柱产业的发展在江州市可以说达到了顶点。但是,农业,养殖业,荔枝产业的发展却成不了气候,在农业、养殖业方面,科学家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经济成果方面还没有取得出色的成就,更不用说再将成果转化为资本,将资本又转化为成果了。此外,百姓手上没有转化出来的成果,又怎么去闯关呢。如果把江州市的水泥、陶瓷、三宝工艺制品加工业、农村产业这四大支柱产业比作四条‘巨龙’的话,前三条‘巨龙’已经腾飞了,如果剩下的这条‘巨龙’也能够腾飞起来的话,江州市人民的小康也就实现了。李新民书记对江州市现状的认识对吗?我认为是正确的。”
张国梁说到这里,心情十分激动:
“我读了《江州日报》发表的李新民的日记,我觉得李新民的精神太可贵了,它是江州人民搞建设的精神食粮之一。
“我认为,你现在出任江州市委书记的‘第一把火’应该是以党的‘三个代表’为武器,以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对李新民的深厚感情为动力,把李新民的工作日记整理好,印成小册子,发到党员干部的手里,号召全市共产党员,干部群众向李新民同志学习,化悲痛为力量,狠抓当前荔枝果业生产100天。这是就要到嘴的‘一块肥肉’。
“‘第二把火’,是抓这50万吨荔枝的营销、品牌建设。如果只管种不管销,到时候种出来的果子没人要,损失更惨重。老百姓不仅富不了,还会背上一个沉重的包袱。
“‘第三把火’,应该乘着狠抓荔枝100天,取得全面胜利这股东风,全面展开向科技要成果,掀起工业、农业、养殖业更加现代化的新高潮,把李新民未竟的事业进行到底。”
“对!”李劲松觉得张国梁说得没错,于是接着说,“李新民的精神是一种动力,是江州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张国梁认为李劲松对“搭桥”与“引路”之间的关系还是理解得不够深刻,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到江州市上任已经有几天了,还拿不出一个可行的计划来。江州市的百万果农辛辛苦苦种下的荔枝,好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