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进行了尝试,从这两年的实践来看,他走的这条路是行得通的。”
当时,李新民听后,高兴地说:“但愿如此!要不!我心里不安啊!”
当大家准备离去的时候,李新民跺了一下站着的地方:“大家给我记住,今生我不能带领大家把江州市的经济建设搞上去,实现小康的目标,死后当埋于此!我要看着大家实现这一奋斗目标!把江州市建成一个现代化的经济发展重镇。”
当时刘军和大家都惊呆了,高声责备他:“李书记今天怎么啦!何以说出此话来?”
刘军真没有想到,李新民的这一句话,在第二年的同一天,竟成了真的。
你说,刘军怎能不心疼?
如果知道这一天李新民要出事,刘军说什么也要看住他,绝不让他出门。
李劲松此刻完全理解刘军的心情。心里想:逝者已矣,活着的不应该长期沉浸在这种悲痛的气氛之中。于是,轻声说:“刘市长。”
刘军听到李劲松叫他,从痛苦中回过神来:“有几次,我真想把那个撞死李新民的司机毙了,可是,一看到他那种愿意代李新民去死的痛苦的情景,心就软了下来。”
“这不是司机的过错,如果不是那个小孩,如果……”李劲松不想再说下去了。
“为什么那个小孩要跑上公路呢?如果他不跑上公路,李新民就不会死。”
“是啊!”李劲松接着刘军的话茬说,“世上有很多事情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李新民走了,但是,他留下了很多还没有干完的事业等着我们去完成。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振作起来,化悲痛为力量,为实现李新民未竟的事业而斗争。”
“这个我知道,可就是放不下呀!”
李劲松明白刘军的心情,可是,总不能这样呀,于是提醒说:“刘市长,关于‘三步棋’、‘三大战役’的构想,你看成不成?”
“成!”刘军用手揉了揉双眼,“江州农业、养殖业、荔枝业要成气候,不这样干不行,今天如果不这样干,三年后,我们将无法面对党和国家;无法面对江州市的父老乡亲;无法面对李新民。不过,关键是要有人肯领这个头,李居安可能答应,但单是李居安能成吗?这也是李新民想要做的事情,他曾经同我合计过。”
一提到李新民,刘军的鼻子就感到发酸,尽管他知道这样不行,会影响工作,可就是控制不了。
“如果你没意见的话,我打算现在去一趟张家镇,找李居安合计一下。”李劲松理解刘军的心情,风雨十载,生死与共,要他一下子从这悲痛的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