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的态度,于是说:“我认为:要如期建设好教育城,必须对教育局这个班子进行调整,要选就干脆选一个人担任局长,如果没有一个最坚强的班子进行展开工作,绝对不能建好教育城。不要说资金不足,就是有充足的资金,也不见得能如期完成!”
大家对江华清的发言深有同感,可是谈何容易?
“我提个建设性的意见,未知李书记、彭市长意下如何?”杨光宗这时心里产生了一个奇妙的想法,可是又不敢提出来,于是试探的说了一句。
“这有什么不可以?”李劲松接着杨光宗的话茬说:“有什么想法尽管说出来。”
“好!”杨光宗也不客气,认真地说:“从全市23个乡镇党委书记中竞选一人担任教育局长,再有教育局长组阁调整教育局领导班子,全面开展“教育城”建设。参加竞选的同志都必须交上一份具体实施建设“教育城”的工作方案,都要立下军令状,市委在选任的时候,只注重方案而不能注重军令状的坚决与否。”
大家听了杨光宗的意见,都觉得此计可行。
高明说:“我同意这样做,一来可以考一考我们的干部在关键的时刻是不是敢于刺刀见红,二来可以考一考我们的干部的执政智慧和领导艺术在理论上有没有深度的认识,三来可以考一考我们市的干部的综合素质文化水平高不高。”
“我也同意!”江华清待高明说完,马上接着说,“这是一条奇计,也是对我市干部的综合素质的大检查。真可谓是一箭双雕。”
江华清说完后,其他同志也相继发言,觉得这是一条隐藏着很深机谋的巧计。
不过,李劲松却认为应该改为公开演讲竞争,并在全市播放,他认为这样做有三大好处:一是通过这次演讲竞争进一步了解清楚江洲市的基层干部在教育城建设这个问题上的态度和思想深处的东西,二是通过这次演讲进一步促进全市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对建设“教育城”的重大意义的认识,进而产生支持“教育城”的建设的情感和决心,三是通过这次大演讲进一步教育全市的党员干部弄清楚怎样做才算是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从而更加增强执政的智慧,提高领导艺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此外,李劲松还有一个想法:江洲市有一大批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由于工作出色,观念更新快,进取能力强,创业有成。率先富裕了起来,如果引导得当,引发他们捐资助学没有问题,这样一来就可以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有了雄厚的资金,剩下的问题就好办了,问题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