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你不说,我差点忘了!”李福权笑了笑,接着说:“江洲三中,富林中学这两间是普高,这几年的实践,不能说不是成功的,是我们市利用社会力量办学的成功典范。但是,我们现在利用社会力量办学的出发点不是再办高中,而是按社会发展需要,办职业中学,把那些没有考上高中的学生招进来进行培训,令他们学到一技之长,以输送到各大中型企业中去。所以,我现在担心的是能不能招聘到这方面的教学人才,要知道:当今社会理论人才多得满天飞,大学生到处都是,就是缺乏具有一技之长的真正人才。”
谢昆志听了李福权的说话,笑了笑说:“这个您放心,什么样的人才都在我心中,只要发出话去,他们都会马上来找我联系,现在最关键的是物色到领头羊。”
“这个嘛!”李福权想了想,接着说:“应该没有问题,现在社会上有好多人靠党的好政策发了财,很想回报社会,让他们投资办学是一件功于当代,利于千秋的事业,只要我们策划得好,一切都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如果是这样,我就放心了。”谢昆志坚定的说:“李局,您下命令吧!”
“下什么命令?”李福权笑了笑,认真地说道:“您把方案议好,局里召开会议通过后,交市委市政府审查批准就行了。”
三天后,市里批准了教育局的计划。
于是,在李福权和谢昆志的策划下,江洲市委政府不花一分钱,筹办成功了三间大型的能够容纳8000中学生就读的职业技术培训学校。
张德智眺望着教育城的辉煌情景,心中无法平静下来。
回想起佟青所讲的刘新风、周伟业、李文华、高大河、李劲松、李福权、谢昆志等人为了更好的建设好教育城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和高尚情操,更觉得这次来江洲考察是十分正确的。
张德智心里想道:百闻不如一见,今次如果不是来江洲一趟,亲眼看了那么多新农村建设成果,亲耳听了那么多感人的平凡人的创业故事,还不知道今后该怎么带领人民干呢!
张德智心里还想道:平时人们常说要不断增强智慧,提高领导艺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可是真正的做起来,应该怎样干才是呢?
“响鼓不用重锤敲,不用扬鞭自奋蹄”。作为省一级领导,刘新风,周伟业、李文华、高大河,他们这样操作是对的。
对于干部的任用和工作指导,作为上级首长,有时候并不需过多的大包大揽,必须动用智慧去激活下级干部的积极性和能动必性。
刘新风、周伟业、李文华、高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