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安国一听;心里凉了半截,说:货主为何不把车开到前面直接与那些批发商交易?
知情人说:这怎么能成?
胡安国说:这不是强买强卖?还有王法吗!
知情人说:表面上看,这也算不上是强买强卖。这帮蔬菜贩子是压价批发蔬菜为生的,是外地人。他们和在市场里那些专门经营蔬菜的贩子不同,只批发时令和紧俏菜。哪些是紧俏菜?他们有一个时令蔬菜信息网。他们在各大菜场都有老乡,每天都能及时掌握省城整个蔬菜市场的行情,哪一种菜利润大、能赚钱,价格大小多少,市场供求情况如何,都会通过他们这个网络及时反馈到他们那里。了解了这些行情,他们就按照市场行情和信息到市场的马路上有选择性地对蔬菜进行“垄断”、压价、批发。再转手以高价批发给菜市场内的老乡零售,这样每一个时令蔬菜一上市,钱就在他们这个批、那个销的过程中赚到了,控制零售价格更是小菜一碟。
胡安国觉得这帮菜贩子还挺有学问;只是缺德了点。于是又问:他们这样做;如果碰上烂市怎么办?
知情人笑了笑;说:他们还有一个零售销售网。每天在市场临近马路上压价拿到蔬菜后,如果批不出去,他们立即交给老乡以低于农贸市场价格去零售。他们让老乡以自家产的菜,价低物美来吸引市民购买。人们平常每天在小区、路边看到的那些挑着菜担走街串户吆喝卖菜的妇女就是他们的零售网。他们这样干;不用交租用农贸市场卖菜的场地费,又不要支付交通费,每天按这样的经营模式从他们哪里拿菜、批发、零售,每人每天收入不低于100元,真个是轻轻松松的赚钱了。
胡安国这时候直觉得这帮人真是太聪明。于是再问道:他们这样做不是犯法吗?
知情人微笑着说:这帮人也不会去干犯法的勾当,他们知道:如果恐吓对方,那是犯法的,所以;他们只是采取围上去的办法,逼使货主没法把菜卖给别人,只能卖给他们。每次“垄断”压价批发菜时,他们采用的方法大都是看准了车子就围过去,搞得货主无法把蔬菜批发给别人,然后,他们以种种不同的软招数,逼使货主自愿就范,以低价批给他们。这是为何?他们为什么不去找工商执法部门或市场管理员呢?其实;找也没用。他们人多,一般的小菜贩不愿去惹麻烦,也不会向市场反映。还有一些外地来的菜贩子,为了偷逃税和少缴市场每百元5元钱的过秤费,也乐得不进市场交易,反正也差不了许多。这样一来,即使工商执法部门和市场的保安来查处,也不过是一种讨价还价的过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