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胡安国从市场管理处那位领导的提示中,深刻地明白了要闯市场经济必须寻找靠山;这个靠山不是一个人,必须是一级级的政府;没有政府保驾护航;休想立足。于是;他先把自己扮成一个大商人模样;到省郊区的一个区政府去联系;要求为其租地,搞100个大棚种菜供应省城农贸批发市场。
时值新上任的省委书记正在狠抓“菜篮子”工程,一听到胡安国要租地搞大棚种植;生产无公害菜的消息;马上批示:全力支持。
当时负责这个区的张区长岂敢怠慢?把胡安国待为上宾;每天安排人为胡安国跑上跑下;从土地的选择、租用,到大棚的建设;农民工的挑选都不用胡安国操心,张区长把胡安国这个大棚蔬菜基地的筹建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来抓;还从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抽调了几个技术员专门负责支持胡安国推行科技种菜新技术。当基地后期建设资金无法解决时;又出面担保胡安国向区农村信用社贷款50万元,保证基地蔬菜按时在省城正式亮相上市。
上市那天;省委书记亲自剪彩;为胡安国打气。
打哪以后;胡安国声名大震;不可一世,被世人称为“南国菜王”。他在搞好基地建设的同时,借助基地在市场的威望和便利,派出一批精英到外地采购各种基地无法生产的时令蔬菜和特色农产品回市场批发。为省委省政府抓好省城“菜篮子”工程立下了汗马功劳;胡安国成为A省第一个外来农民成功创业劳动模范;获得A省“五一劳动奖章”。不到十年功夫;胡安国就创下了千万家业。
而支持胡安国建设大棚无公害蔬菜基地;引领郊区农民实行农业产业化建设,成功地解决城市“菜篮子”工程的省委书记也因此提升到更高的岗位上工作,张区长也由一个郊区的区长直线上升;不几年;就被任命为省委副书记。
2001年秋季;胡安国的大棚蔬菜基地已经到了再次翻新加固的阶段,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蔬菜行业也发生了变化,蔬菜消费己逐步转向多元化发展,口味向自然化发展,对天然野生型蔬菜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比如荠菜、山芋、竹笋等品种,在菜市上将要成为主要“角色”;保健型的蔬菜开始流行,比如:芦笋能安心养神,百合能消肿,南瓜能消炎止痛等等;还有香料型的蔬菜也日益增多,如麦芽、茴香、蚕豆等,蔬菜产业的品种结构,必须向天然、无污染的绿色环保型方向发展,蔬菜行业必须向加工化发展,实行净菜上市,只有净菜上市才能适应居民快节奏、高效率的需求,保证安全消费,杜绝含农药超标的现象;速冻菜,真空保鲜菜便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