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感慨地说,“天堂村人的作为;正是体现了芳姐的这种观点。我们必须从当代中国市场经济发展一体化与全球资源整合这一背景出发,学会卓越的产业洞察力;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全局,运用现代社会科学、现代社会经济学等学说,从资源动员与组合的角度出发,让现代人,准确的说应是农民,全面的系统地认识“天下资源匹配出路”的理念,改变传统的出路思想,给人以耳目一新的人生成功新思维。”
“说得对!”‘猴子’未等杨晓冬把话说完;就抢着说,“我看过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出路》一书,书中有一段话很能说明这个问题。‘出路的第一本质是匹配资源,资源组合出路、决定出路。在社会的金字塔里,自己有一块多大的泥巴,就可以做一个多大的菩萨。要改变自己的出路,先改变自己的资源。也就说,‘大气’的底蕴是积累大资源,如何赢得大出路,先考虑如何整合大资源?’我认为作者提出的这个观点是正确的。说句心里话;大学生打工学种菜,那种窝囊气好受吗?但是;不好受,又怎么样?当一个人的个人资源还无法与社会这一巨型金字塔进行匹配的时候;什么‘大气大成’的成功学说都是虚无飘渺的东西。
李东梅觉得‘猴子’说的是心里话。于是说,“猴子,听说你们三个都学成了;这就是你们的个人资源;按理;可以进行匹配、组合了。只是不知道你们手里掌握的个人资源能不能与社会这一巨型金字塔进行匹配,你们手里的‘泥巴’到底可以做成多大的菩萨?”
杨晓冬笑了笑,说:“你们这些当记者的个人资源与我们不同,你是公务员;只有为人民服务的权利;你的职责是唤醒民众,如何让自己的资源或借助别人的资源赢得利益;实现富裕。而我们呢?是要想法改变自身不适应社会变化的资源,从而寻求组合,实现匹配;找到出路。这就是我们到天堂村来打工的原因。至于我们手中的‘泥巴’能做成一个多大的菩萨还得看将来能否得到象天堂村人那样;得到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给予我们一个优良的平安的创业环境。”
林益盛说的话更具哲理,他说:“我也读过《出路》一书,作者倡导的现代人安身立命的支柱有“五大理念”:〈1〉修炼真本事,取胜不靠“小聪明”,要有个人的核心竞争力;〈2〉瞄准先进方向找出路,哪怕是喝粥都要考虑好嘴唇嚅动的方向;〈3〉在满足社会需要中谋出路,满足大的需要就有大出路,满足小的需要就有小出路,不能满足社会的任何需要的就没有出路”;〈4〉在兼容里找出路,有容乃大,融心、融智、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