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科学院物理所的一位 助理研究员,但结果均告“拜拜”。前者单纯善良、活泼好动,交的时候小我10岁, 半年后我们发现:彼此太少共同语言,有一条不可逾越的“代沟”,最后只得“忍 痛割爱”。后者沉稳内向。博才好学,比我小2岁,但我们在一起的时候谈的多是 科研和学问,对是否能够搭个“窝”一起过日子缺乏信心,最后非常理智地分了手。
我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弟弟在某公司工作,收入颇丰,早早地就有人“瞄” 上了他;妹妹当中学老师,个人问题也没费劲,“那位”是她的大学同学。弟弟和 妹妹对我这个哥哥是很敬重的,交朋友的事都来征求我的意见,结婚之前也都与我 促膝详谈,希望我别“落后”太远。尤其是妹妹,光她的同学就给我介绍了3个, 其良苦之心可见一斑。尽管最后都没成,可我还是深谢她的好意。去年,妹妹去美 国学习,每次来信都要问:“大哥怎么样了,还独来独往哪?”她说如果我需要, 她可以给我介绍一个洋妞,喜欢中国小伙子的美国姑娘还是有的!
其实,要真是在国外找对象,我也就用不着妹妹帮忙了。我在美国学习期间, 结交的女朋友也有几个,其中有两个长得还挺“beauty”(美)。在那里,男女之 间是比较开化的,只要双方愿意,就可以找地方“睡觉”或公开同居,别人绝对不 会另眼看待。我认识的女朋友有的就曾表示过愿意与我“上床”,我没有那么做, 大概我这个人太封建太死板了。即使我用巧妙的方式敷衍过去,她们也不往心里去, 过后就像没这回事一样。
不管在美国还是我以后去过的德国、英国,对单身汉都是一视同仁的,没有什 么待遇上的不同。我有一个英国朋友叫杰森,今年快50岁了,从来没结过婚。他也 是研究生物学的,有时泡在实验室里几天不出来,像着了魔似的,他说谁要是嫁给 他等于被判了“无期徒刑”。不过他也有消闲的时候,像周游各国、打打网球、散 散步,偶尔也找“正派女人”过过夜。
相比之下,我这个中国单身汉的日子就苦一些了,一方面物质生活还不丰厚, 经济上还不宽裕;另一方面业余生活还比较单调,难得痛痛快快地玩上几天。尤其 是来自精神上的压力,使我感到人们观念上思想上还比较陈旧,对单身汉表现得还 不够理解不够宽容。譬如我如果和某位小姐一起作实验至深夜,那我最好再拉上一 个小伙子,否则就会有人戳脊梁骨。再比如我如果与某位女士单独合影,那最好别 让她周围的人知道,否则他们会说我“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