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走。本来我是想抓她手的,但是怕她以为我轻薄,所以没敢。
“嗨,你看这表漂亮吗?”我们挤在一张表柜前,亦菲指着一款棕色手表问我。
“恩,你喜欢就好看。想要吗?想要我就……”我本想说她想要我就送给她,但是我的眼神这时已经落到了手表上——具体来说,是手表下面的标价上:“¥480,000。00”我晃了晃脑袋,揉了下眼睛,仔细去数8后边的0。弄清楚了我没看错价钱以后,我接着把没说完的话说下去:“……我就抢了这家店!真黑!”
亦菲低声笑了笑说:“公共场所,说话注意点,不然一会儿就得有人报警……”
我嘿嘿的笑,拉着她胳膊往外走。
冰糖葫芦在我家乡那边儿,也叫山楂串,从前是卖三毛钱一串。主要就是洗干净的或者压根就没洗过的山楂,在大铁锅熬的糖浆里翻个身,然后拿竹签一串穿上五六个,插在一个竹竿绑的草棒子上,抗肩上走街串巷去卖的那种。我小时候特爱吃那个,现在想起来嘴里还泛酸水儿,因为那个实在是太酸了,大多是小的还没成熟的,咬起来硬的哿牙,吃一口酸半天。但是那会儿就爱吃这个,他外边的那层糖是甜的啊。再后来就涨价了,卖五毛,质量上没什么变化。前几年又涨价了,一块两块的都有。山楂上多了芝麻,改了不带籽的。品种也多了起来,有香蕉、苹果、桃、橘子、哈密瓜、山药……等等。自从它的价格涨到一块钱以后,我就很少吃过。虽然质量和味道肯定要比从前好上很多,但是我偶尔吃起来却总觉得没过去的酸,也没过去的甜。不知道怎么说,反正就是找不回过去的那种味道来了。
王府井这儿有卖冰糖葫芦的。我想起了小时候一群光着屁股的小孩子围着扛草棒子的人伸着手去摘山楂串,哭着喊着要吃的场面,不禁心里痒痒的,于是拉了亦菲往那摊子上走去。
中华第一街真是第一街,称了“第一”,东西不贵就对不起这名号。山楂串十五块钱一串。我本来没去看价格,拿了两串,塞过去十块钱说:“别找了。”扭头就往外走。那人一把拉住我喊:“哎,一串十五块钱,你这一串的钱都不够,你拿了两串,给十块钱还说甭找了?”
我愣了愣,见周围人都看着我,亦菲也乐呵呵的盯着我,顿时脸红了起来。为了掩饰,我粗了嗓门冲他说:“我给你的不是五十的吗?”
那人抖了抖手里的钱:“看好了您,我这还没收起来呢。”
我“哦”了一声,说:“不好意思,看错了。”说着从兜里抽出一张五十的,递给他,说了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