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对待此结论的反应各不相同,天天学习的人的反应是,“终于要放假了”;天天在放假的人的反应是,“要考试了,放假怎么玩。”;老师们的反应是,“考试完了,放假过年。”;情侣们的的反应是,“要考试了,放假了,过年了,要分开了。”
大家反应一个比一个内容丰富,可见身份越多的人,想的就越多,烦恼起来也就多一些。
考试的来临,大家都忙成了一堆,在各大教室成群复习,在即将抛弃的崭新的教科书上,抄着各种不同版本的笔记,整理过后,最后用各种手段抄到试卷上。
说起来简单,其实困难得每个人都熬夜加班,主要是内容太杂,太多,复习起来往往抱着侥幸擦亮了眼睛在上面找重点,很是考验人的推断能力,耐力,眼力,注意力,还有体力。有一样不达标,这一门课程挂了的时候,就等着用自己人际能力或者财力。如果以上都不达标,那就只有等着家长和老师来考验你的自信心和自理能力吧。
可见说大学是综合型教育模式,也不无道理的。
我们寝室的人也自然不例外,都埋头苦读,无奈以前玩耍过了头,那些书本早早的被扔在一边,不知所踪,抄书是不可能的,主要是没时间,只能几个人挤在一起看,往往可以看到自习室里,都是一堆一堆的围在一起,还以为在看什么H书的,需要围得水泄不通。
走近后,伸头瞪眼,才知道原来几人在讨论才如何作弊。找来各大系的朋友,一起运用知识结合经验一起研究,画图解释要怎样才能避开监考老师的眼光;从心理上的角度怎样掩饰作弊时的慌张表情;
信息技术专业的收集资料:哪些科挂了后要交多少钱,哪些好考,哪些不好考,哪些科目是由哪些老师来批改?他们的家住在哪里?等等。再递交给统计专业的做出表格,得出结论,交给国际商业专业的根据各种数据和每一个人的自身情况,分析出“最容易得分科目顺序表”和“最佳挂科顺序表”大肆复印后分发给每一个人。最后在接近考试的时候,由法律系的提醒大家考试的时候,哪些动作被视为作弊;哪些作弊会被警告,记过,留校察看……
这一切复杂繁忙的工序都为了一个目的——考试过关,因为那代表了你在学校的好坏表现。表现不好的,也就是碍眼的,必须踢出学校。表现好的,不代表永远表现好,时刻留心观察,定期考试检查,考不好,一样滚人。
学校深知现在大学生的现状,知道学生平时是不动笔墨的,见到学生考前才如此的卖力磨枪,于是彻底的充当反面角色,规定所有的教授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