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世纪初,一位吸毒达20年之久的瘾君子,英国作家托马斯·德·昆西在其《一位英国吸鸦片者的忏悔》一书中,如此记录了吸鸦片时的感受:鸦片烟使人进入了幻游状态,焦虑、负罪、自卑等种种感觉都不存在了,出现的是一种甜蜜、舒适的梦境,让你不得不将整个身心沉溺在这种梦境之中。
多么美妙的境界呀,但他中的毒是太深了。看一看鸦片的历史吧,你就知道它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有多么可怕。公元初年,就已经有人将鸦片制成丸剂或加入饮料中服用。
公元1530年,西方人帕拉尔塞斯就开始将鸦片溶于酒精,以用于医学上的临床止痛。
公元1806年,德国化学家泽尔蒂纳从鸦片中分离出了一种神奇的生物碱,即吗啡,当时被称之为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公元1898年,又有发明家将吗啡与二乙酰一起加工处理,生产出超过了吗啡镇痛效果达4~8倍的新物品海洛因。此物品一上市,便成为众多鸦片吸食者们的抢手货。但很快地人们发现,它的害处远远大于医疗价值,是纯粹的杀人恶魔。
精神病专家对海洛因研究发现,海洛因具有镇痛、催眠等抑制效应和使人欣快、产生幻觉等兴奋效应,极易上瘾,并迅速产生心理依赖与躯体依赖。长期吸食海洛因者,便会出现食欲不振、便秘、消化功能衰退等现象。当吸毒者嗜瘾成性,吸入过量时,就会引起呼吸系统的全面抑制,从而导致死亡。一个连续吸食高纯度四号海洛因的人,最多只能活8年,而进入注射阶段后,其寿命也就只有3~5年了。
科学研究表明,海洛因对人体的摧残是异常残酷的。它会引起人们脑部化学物质改变,神经系统功能紊乱,造成智能减退,血液循环障碍等,并且具有改变遗传基因的毒性作用;长期吸毒或妇女在妊娠期间吸毒,将造成其后代的畸形。
1967年,美国著名的内科医生布台尔与精神病理专家尼斯万德在一系列精密研究之后,向世人指出:鸦片毒品的依赖在体内诱发了一种“细胞水平的生理变化”,而这种变化是永久性的,即使在鸦片戒断之后,细胞也不可能再恢复到原来的样子,对其的治疗也只能用一些麻醉来维持。
海洛因,真正的死亡通行证。
第一部分 带毒的第一次第4节 眼有杏波的豆蔻女孩
这是一个年仅17岁的小女孩,名叫晓莹,面容清秀,眼有杏波,样子很甜,豆蔻一样可爱。在人生的花季里,她本应像其她女孩一样享受着父母的关爱、憧憬着美好的未来,然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