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曾盛赞过的中国人
马克思就曾盛赞林则徐,《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时间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毒日;联合国又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第二天6月26日定为国际反毒日。怪不得毛泽东同志回顾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全过程,曾经精辟地指出:“我们的民主革命
……从林则徐算起,一直革了一百多年。”从这个意义上说,林则徐为中国人民立下了特殊的功勋。
在史学界,林则徐被称之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是福建福州人,字元抚,又字少穆,晚号村老人,1804年中举,7年后中进士,治国上提倡经世致用之学。
1812年,他升任湖广总督时,鸦片已成为严重弊害,遂提出6条禁烟方案,严惩吸食鸦片,并上奏称历年禁烟失败在于不能严禁。后进京力陈禁烟的重要性和禁烟方略,受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在广州,他会同两广总督邓廷桢等传讯洋商,令外国烟贩限期交出鸦片,并收缴英国趸船上的全部鸦片。6月3日起在虎门海滩销烟,20天中销毁鸦片19179箱、2119袋,共计2376254斤。此举引爆了举世闻名的鸦片战争。
在此期间,林则徐注意了解外国情况,组织翻译西文书报,供制定对策、办理交涉参考。所译资料,先后辑有《四洲志》、《华事夷言》、《滑达尔各国律例》、《澳门新闻纸》等,成为中国近代最早介绍外国的文献。
鸦片战争开始后,英军陷定海,再北侵大沽。道光帝惊恐求和,归咎林则徐并将他革职。后来又被充军伊犁。
林则徐因为禁毒而仕途坎坷,但他名垂青史,更重要的是,他的禁毒精神将永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第二部分 带毒的困惑第24节 妙曼的阿花选择了花瓶生活
这位女子,年龄不大,却有7年的吸毒史,先后戒毒超过30次。今年是四进宫了。每一次都是一个香港男人送她来,她是自愿来戒毒的。
她叫阿花,长相清秀,妙曼而懒散,笑起来灿烂无比,身材也很好。坐在光洁的草坪上说话,神情就像一位不谙世事的小妹子。
阿花是一位少数民族女子,今年23岁。17岁那年,她读高中二年级,贪玩、好吃、怕苦的她听人说深圳打工遍地黄金,便偷偷买了火车票随着一大帮同乡一路南行。在车厢里,她嘻嘻哈哈唱着歌,不知道什么叫忧伤。后来,她才知道自己进不了深圳,因为没有边防证,只得在平湖下车。
一下车,她就直奔一家电子器材厂找工作。工厂的老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