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家老人的恩情,平时都会送些大米鸡蛋红薯花生等一些农产品上门,多多少少表示下感谢的意思,奚子恩让他妈也别推辞,都收下。有时,那些老太太们也会帮着濮夏莲干些家计活,倒让濮夏莲轻松了不少。
见汪玉涵昝素云私办的私塾不见衰败反见红火,奚子恩便亲书“奚家书屋”四个大字,做成匾额挂了起来。一时奚子恩家的仁义名声越播越远,双桥县、庆源市和省电视台都曾经专门做过新闻节目播出,让汪玉涵和昝素云两老人很是风光了一回。
在奚家呆了这么久,操琰对奚子恩的风趣和认真,奚家老人们的可爱和博识很是艳羡,又陶醉奚家村前村后的山山水水,心里满是对这种田园生活的向往。自己辛苦打拚一生,白手起家,创立了市值无法估算的上市公司,自身的人生价值那是体现了,没想到叱咤风云风光无限的一生,到了晚年却遭遇家庭人伦变故,被贪焚、欲望、心计、虚假所纠缠,尤如一棵百年老树,根深叶茂却被依附在身上的寄生草慢慢侵蚀,明知那些汲取自身营养而肆意疯长的寄生草会危害自身却又无能为力,任其慢慢腐蚀着自己的躯干,摇摇欲坠。
操琰在奚家住的这段时间,虽然日子单调生活简陋,可简单的生活却让他挺满足挺充实的。操琰也明白,奚家老人这种悠然自得的生活都是建立在奚家人各司其职各有所长的基础上,尤其是奚子恩对中医学的沉醉和甘于寂寞的生活态度很让操琰敬佩不已,没想到一个脾气有点冲嘴巴非常贫的帅小伙会甘心坚守这么一份工作,为此不由得对奚家长辈们心生佩服。千好万好,这种生活虽然称心,但自己毕竟是寄人篱下,无法融入其中,自己有自己的人生,有些事没办法逃避也没办法更改,临近清明节,在奚家住了半年多的操琰终于下了决心要走了。
跟奚家人说了自己的决定,操琰没再让吉安国和自己子女联系,自己亲自跟还算是有点主事能力的二儿子操华盛打了电话,让他准备两千万的款项,支票也行拿车拉现金也行。
来接操琰的,仍是那一干人,虽然豪华的车队浩浩荡荡,但里面还是夹着一辆救护车。操家子女原以为就算是操琰病好了,坐轮椅是难免的,一到奚家没想到操琰竟然活蹦乱跳,脸上气色比他们那些天天保养的人还要好,都不由得对奚子恩心存敬佩,叹为神技。
操华盛递给操琰的支票有几十张,几辆车子的后备箱也塞满了钱,操琰也懒得跟那群一脸惊诧的子女磨叽,让操华盛把支票的支付对象全填成了奚子恩,把支票一古脑的都塞给了奚子恩,客厅的桌子被人民币给堆得满满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