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所以要想知道她上课时究竟讲了些什么,唯一的途径就是找一份详细的上课笔记。可她上课时语速惊人,而且讲课时总是习惯双眼一闭,滔滔不绝犹如黄河泛滥一发而不可收拾,往往使人抄了上句没下句,整个笔记抄的前言不搭后语,完全是一部“天方夜谈”;更恐怖的是她上课时的每一句话基本上都是重点,每逢上她的课时总会让人精神高度紧张,下课后右手还会不自觉的颤抖半小时以上,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年轻那会凉酒喝多了。
没有笔记就无法知道伦理课上究竟讲了些什么,无奈之下我只能继续向雯帆求助。
雯帆果然不同凡响,竟然能将伦理笔记一字不落的全部记下来,让人好生佩服。
拿到笔记后我直奔复印店,那店老板笑眯眯的说:“又来了,这次印啥?我还给你打个九折!”
伦理笔记奇多无比,看厚度足有马哲笔记的两三倍,店老板不但打了九折还少收了我一毛零钱,临走时还是那句:“以后常来啊!”
一听他这话我就一肚子大便。
锤子看了看一拳厚的伦理笔记,当即决定放弃对伦理的复习,然后给我买了两包烟以供熬夜,条件是考试时由我负责向他提供答案,还答应事成之后再请我小搓一顿。
伦理学的复习工作枯燥无比,尤其是对一些历史人物的伦理观的记忆,简直是对人性的变相摧残。历史上不同的人由于其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历史环境,以及个人所受教育和对社会的不同认识,会形成各种各样的道德伦理观念,可让我们单纯的去学习某个人的道德伦理观念,我认为是不科学的。因为也许那个时代被普遍认同的观念,在现在这个社会来看也许就是陈腐甚至是错误的。
不过老师说过考试时可以自由发挥,只要是言之有理的答案都会被认为是正确的,这种考试方式我很喜欢,我可以去表达自己真正想表达的东西。
伦理笔记我大概过了一边,老师点过名的几到课后题才是考试的精华所在,我索性压了几道,抄好后拿去复印。
我只是随便翻了翻逻辑学课本,就糊里糊涂的上了考场。
考题不太难,加上我又多少会一部分,就连蒙带骗的答满了整张试卷。考试时还收到一张纸条,目的是向我索要部分选择题的答案,我也不敢确定我的答案是否正确,于是回条道:“本答案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随后看到收到纸条的那位仁兄无奈的摇了摇头。
说起纸条,倒是让我想起了以前考试时的有趣回忆。我平生在考试时收到的最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