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件很神圣的东西,那家经常去的电影院便成了我心中的“天堂电影院”,而门口检票的那位阿姨则是会为我扣开天堂之门的天使。
可后来,电视业逐渐繁荣起来,父亲带我去看电影的次数就越来越少了,我现在甚至都记不起上次一起与父亲去看电影是在什么时候。老爸现在更喜欢一边看着电视一边忙着学习用拼音发短信。我想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搀扶着年迈的父亲再一起去看电影,那时也许是我在进入影院后不久就会鼾声四起,而父亲则会津津有味的吃着爆米花给我讲述那惊心动魄的电影故事。
我心中的那座“天堂电影院”在愈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被淘汰了,它失去了往日人流如织的景象,更多流下的是空荡荡的放映大厅和那永远也坐不满的座位。
在我上高中时,有一次从街头的宣传栏中看到,以前的那家电影院为了维持生计,竟然公开放映着一些不良影片,宣传栏关于这种影片的介绍不堪入目,还居然写着“少儿不宜,凭学生证半价”的话语。
再后来那家电影院终于因为经营不善而倒闭了,其实这样也好,与其让他发霉变质,倒不如让他更多的留下些遗憾与回忆。
影碟机和盗版VCD的出现,使得原本已经脆弱的电影业越加不堪重负,影片拍出后因为没有好的票房收入作为回报,很多电影往往是从筹划阶段就开始赔本,从而进入一中恶性循环,电影得不到投资,拍不出好的东西,进而无法吸引观众,最终血本无归。
不过现在有的电影实在让人反胃,就拿香港电影来说吧,水平是越来越低,内涵是越来越少,往往是随便找上几个明星出来,再胡乱编上一个低级趣味的剧本,影片拍出来一看,几个明星在片子里又蹦又跳,又哭又笑,胡说八道,满嘴放炮,完全是一种哗众取宠的味道。纯粹是在把观众当白痴耍!所以除了一些确实值得期待的港片外,我早已经将兴趣放在了外语片和一些内地的影片上面。
站在影片门口人就又为难了,看什么片子呢?
妍雨指着一张印有几个香港明星皮笑肉不笑的脸的海报说她想看这部片子。我则表示想去看一部宣传很久的原声外语片。
妍雨说这种影片听又听不懂,还得看字幕,一看字幕就会影响的人看不全画面,到最后也不知道全片到底讲了个什么!可我觉得原声影片看起来才最能让人明白影片本身想展现给观众的究竟是什么,因为一旦经过翻译和重新配音后,很多原本细致的东西反倒表现不出来了。
我和妍雨各执一词,最后我猜拳输给了她,不得不陪她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