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都是在校从事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的研究生,受过专门的学科训练,对文学历史有比较清楚的了解,也很熟悉当前文坛动态。他们都出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和这批青春写手年龄相仿,有着大致相同的文学背景和资源,和以往的作品选本相比,他们的眼光与趣味更切合实际,更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更容易起到把青春写手和广大青少年读者沟通的效果,是青年人自己编选同年人的书,给同年人看的书,真正体现了“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一代人有一代人之批评家”。
据编选者介绍,他们按照自己对青春文学研究的理论来编选这套数,目的是让市场检验和校正自己的理论,以调整下一步的研究路向,同时也希望给广大青少年读者提供合乎自己口味的类型化读物,让更多的人来关注、参与青春文学的写作、阅读和研究。他们将继续追踪青春文学,坚持每两年推出一套这样的丛书。
近年中国小说创作的类型化趋势及相关问题2葛红兵
近年中国校园小说创作走向5张永禄
奇幻小说的诞生及创作进展7叶祝弟
论近年的恐怖小说创作9俞亚赞
言情小说的定型及当代流变11黄也卓
幽默小说的源与流13李瑞铭
近年中国小说创作的类型化趋势及相关问题
葛红兵
(200436…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近年,中国当代小说创作出现了许多新的趋向,有的甚至发展成了中国当代文坛主潮,左右了中国当代文学的走向,在这些趋势中,我们认为“类型化”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趋势之一。它和1998年中国文学的网络化趋势非常相近,也许我们现在还不能完全看清这个趋势对当代小说创作的影响,但是,我们依然要预言,这个趋势将主导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中国当代文学的走向。
小说创作的类型化是经济市场化深入发展的结果。经济市场化的深入发展带来了社会的阶层化,社会的阶层化导致了文学审美趣味的阶层化。审美趣味的阶层分化是小说创作类型化的直接动力。计划经济时代资产阶级/地主阶级审美趣味受到压制,中国社会虽然存在资产阶级、地主阶级与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的区分,文学上实际只有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的审美趣味拥有表达权。新世纪以来,市场经济的深化导致社会阶层分化,如果说当初的社会“阶级分化”导致的是不共戴天的阶级斗争,那么今天的“阶层分化”导致的则是兼容共存的多种阶层共存、多种文化共举的现代社会景观。工人阶层、农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