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近有两个月了,陈家良加入篮球队后,并没有向最初打算的那样只是挂了个名而已,而是很认真是加入了球队的训练。一方面自然是因为自己喜好篮球,另外也是性格所至,既然加入了球队,陈家良便也不想尸位素餐,只想好好的把球打好。
SH高校篮球联赛是在每年的五月份,选拔出优秀的队伍再参加华东地区的高校联赛。现在刚进十一月份,时间还不是特别的紧,球队的训练安排也不是很密集。近一个月的训练,陈家良基本上溶入了球队,而冯教练却似乎一直没有决定让陈家良打哪个位置,在训练的时候,经常让陈家良调换不同的位置训练,甚至连任泉的中锋位置也打过。球队队员除了唐政和几个跟他一线的队员之外,其他的队员对陈家良这个技术全面,为人也比较亲善的队员都非常的喜欢,很多合作和打球方面的技巧也乐于同陈家良交流。
球队训练之外,陈家良便还有大量的时间钻进图书馆。FD大学图书馆藏书比原CD市图书馆的书籍还要丰富,而且专业性也要强的多,更有许多的文献和杂志都是国际前言的研究报告,除了英语外,陈家良还自学了德语,对于一般的科技文献,参照相关的专业词典,基本上能够读得下来。
这样,时间虽然还不长,但陈家良的专业词汇水平却急剧的提高,渐渐不用词典也能独立阅读了,而原始资料的阅读对于陈家良的方法论方面的提高也是极具帮助的。那些经典的实验设计和理论观点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陈家良的眼界。虽然尚不能完全的解决陈家良心中的疑惑之处,但在陈家良的心里却也渐渐的形成了一定的轮廓,对困恼自己的一些东西也有了一定的看法。
当然陈家良也没有完全的局限于专业领域的学习,同时对近代西方哲学也略有涉及。超强的记忆和阅读能力让陈家良对黑格尔的《小逻辑》,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休莫的《人性论》,萨特的剧本,叔本华和尼采的意志哲学,维特根斯坦的后现代主义等都有所拜读。虽然在观点上或有冲突之处,但研究方法也一些精辟论点却给陈家良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领域。西方文艺复兴以来,从中世纪宗教统治走出来的西方现代哲学研究更注重人本主义的研究,完全不同于国学领域的玄学道学等研究往往以神秘主义为出发点,缺少系统论证。当然,高中时期对传统文化的研习打下的国学基础同现在所看的西方哲学体系在相互比较印证下,给陈家良的冲击不小。
期间,陈家良所在班级举行了班干选举,陈家良拒绝了班主任的提议,没有在班上担任任何的职位。而对于学生会,按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