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扭曲失误了,甚或偷偷摸摸傻笑甚觉好玩起来。
其实那时的年月,在我们陕南陕北的山区,好多好多的人甚或连这样的东西也吃不到呢?小时候我曾经在陕南商州祖籍故乡住过一段时日,常年累月吃不到馒头的人们,整日喝的全是清澈见底的稀玉米籽稀饭,喝的人呀,肚皮几乎鼓胀的要撑破似的,但还喝不够,喝不饱,有好多次,我和与我年龄相差无几的小表外甥,喝完稀玉米籽,两人对面坐在门框的门槛儿,大口喘着粗气,一动不敢动的,我表外甥对我说:“舅舅,我不敢说话,一说话肚子就痛”,我说我也不敢说话呀,因为我们喝清水似的喝的胃已接近极限了。不喝吧!肚子里饿的发慌难受。也有一种补充的东西,是用嫩玉米芯和稻糠皮,及麦肤皮研磨成面,把它炒熟,用软柿子混合而成所谓的“炒面”,用一点点开水绞拌成干团状的,水多了就分散成四散不粘合的什么也不是了,也就吃不成了,甜甜的特涩特涩的,实在难以下咽,但不吃鼓皮似的空胀胀胃腔确实需要硬料填充呀。几十年过去了,随着物质的极大丰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想这救命的绝活怕早已失传了吧,又有几人能记起呢?
其实,人类社会在其进化和发展过程中,本来就是从初级走向高级,从原始走向文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苦难走向幸福的。人类在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中,必然会迈向更丰溢丰盈的时代,必然会创造出更美好的物质财富来。我们今天甚感美好的生活,过那麽几十年后,对我们现阶段的孩童来说,也会是苦难的童年旧事,也会和现今的我们一样,重复着祖祖辈辈遗传下来的忆苦思甜方式,也会重复着絮絮叨叨的絮叨絮语。
对于没有经历过的人来说,过去时就是神奇不可想象的故事,对于曾经沧海的人来说,永远都有絮叨不完的童年旧事。
忆苦思甜是不会失传的!因为这也是故事流传下延的一种方式。
行者龙作于2006。6。3
诠释“绽绽”
关于“绽绽”一词,原意“绽”为裂纹,裂开了缝隙之释,如绽放的花朵,绽开的花蕾等等的。
在普通话里绽绽是这样拼音的(zhanzhan),而在陕西方言中就被念作(zanzan)了,习惯成自然吗,口音的转化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说法,虽然不对也无可厚非的。
在西安骊山脚下秦始皇陵兵马俑一带,人们大量种植的石榴,每年到了秋季过了十月一的国庆节,也就是农历的八月十五前后,秦始皇陵墓一带漫山变野漫无边际的石榴就进入了成熟期,也到了销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