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子,一步一步地赶出了中国!
第五十七章 中关村头
海淀路街后巷的一个准门面公司。
这是大牛朋友意子的公司,他坐在桌子后面看着我嘿嘿地笑,“靠,怎么别人遇到这种事儿都没事人似的,就你丫净出妖娥子?!”
我刚才聊着聊着,就道出了我的烦恼,人生的路下一步应该怎么走?如何做出最后的抉择?阿唐的特点是坦坦荡荡,心中的苦恼不吝与朋友分享。(唉哟,受累了您!)
这些年,我一直同大牛保持着紧密联系。他现在在他朋友意子的公司里做会计。能够在中关村寸土寸金的地方掏换到这么一个二层的后巷门面,一年的租金至少是5,6万。
意子,那年25岁,北京XX学院的毕业生。理论上,我是他的老师。意子和他的两个朋友在92年春和大唐前后脚起步,我们在龙宫租房,就是他牵的线。意子公司的起步则是在双渝树街道居委会的会议室里。
意子的公司和大唐走的路完全不同。大唐的发展之路在中关村不具有典型意义,意子公司的历史却是一部典型的中关村小公司兴衰史。
他们在92年从深圳进散件,如主板,显示卡,驱动卡等体积小价值高的板卡类,然后在中关村抛售给其它组装电脑整机的公司,薄利多销,走的是短平快的路,最后在中关村居然排上了一号。大唐也曾在意子公司进过货。
93年,淘汰掉一个夥伴,和另一位一起转战家用电脑市场,跑到西单商场租了几个柜台,在北京晚报上大作广告,一时间风生火起,领一时风气之先!
94年,进军新疆。终於因为生活上挥霍过分,经营上扩张过度,造成资金紧张,最后全靠贷款来滚动经营,新贷还旧贷。
90年代初的北京小型民营企业基本上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快速发展起来,急速衰败下去。有了钱就去绺蜜泡妞一通挥霍,经营规模一大就把握不住方向,导致后劲不足或偏离航向。
知春路四海市场。
小满在电话上忙着寻价,他媳妇在给顾客出货,两口子忙的不可开交。我在一旁等着他们给我结帐,上次从美国带回来的电路板有一个是我自己的,放在这里代销。
大唐还在龙宫时,我就认识了小满,并且从他的手里买了两个文件柜。小满是安徽乡下人,他那时在北京郊区与同乡一起做终端台文件柜,到中关村的公司兜售。
2年过去了,当年的桌椅匠现在转战到了电脑板卡和芯片的零售批发领域。原因是随着这一行业的竞争激烈,利润偏低,传统的北京人逐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