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评论。
在第一家公司工作时,我又接触到了Windows下的EXCEL软件,使用极为方便,数据存储量很大。
这样,我心里就有了一个腹案,回中国做中关村商品信息传媒。具体做法是,1),数据文件管理(当时我还没有数据库的概念),2),读者免费赠阅,3),中关村市场专题评论,4),美国市场及技术介绍,5),图文并茂。
为此我做了一些准备,甚至还拍下了几乎所有在硅谷的著名公司的门面照片,准备将来用到刊物中。
在我反复说服阿唐太放我回国的理由之一是,你不让我回去尝试一下我的想法,我会后悔一辈子!
非常失望的是,94年夏归来后,中关村已经由最早一家做信息传播,变成了N家在做同样的事情,早就不是一个赚钱的行当了。甚至有公司把电脑摆在街上,当场可以为顾客查阅所需的商品信息。
这也是另一个中国特色,一家赚钱,万家跟进,转瞬之间,那个新兴行业就变成了鸡肋!想象力贫乏,这是我们民族的悲哀啊!每个人从小就被家长老师灌输了一大堆的“随大流,跟风走,守纪律”的理念。
我的第一个回归之梦破灭了。
等到证实路大英和Dennis没有做大的想法和实力,我的第二个回归之梦破灭了。
有时候勇于承认失败比不屈不挠地抗争,需要更多的勇气。可惜我当时没有面对现实,急流勇退,而是一意孤行,坚持到底。在没有明确经营目标的前提下,还是开始着手进行了新公司的筹办工作。
面子,纯粹是为了面子。如果就这样灰溜溜地回到LP身边,担心一辈子都抬不起头来。於是咬紧牙关,霸王硬上了弓。
第一件事是新公司的人员选择。
技术人选是祝建国。为此,我特意拉着他在94年9月尝试了一次黄花城向东的长城穿越,以便彼此有一个互相深层认识的机会。虽然我对其在大唐一年来的表现不很满意,工资拿了不少,却没有做出像样的东西。不过,一下子很难找到知根知底的技术人员,至少他对皇朝的东西很熟而且也掌握着资源。94年10月,祝建国成为新公司第一个受薪员工,每月1500元。
管理经营人选颇为周折。第一个考虑的是黄光和兰雪儿,一个有头脑,一个办事认真。两人联手,是最佳组合。黄光先是答应加盟,最后却无声退出;兰雪儿在我回来之后,一直在深圳随小邹扎保险公司的赔款,忙到9月份才回来,答复是,太累了,不想再折腾了。
直到12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