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别故土
94年11月,我拿到了加拿大的移民纸。
移民加拿大是阿唐太的主意,是她公司里的一个台湾人告诉她的。我们按图索骥,照章办理,所有的文件都是阿唐太一人搞定的,没有请任何律师帮忙,她的本事,可见一斑!
此前,在我回国后的一个月,我和阿唐太已经达到共识,阿唐将随阿唐太在海外共浴风雨,此生此志,至死不逾!阿唐太实在是高啊,正如某个网友说的,她是欲擒故纵!
当阿唐表忠心的传真发到阿唐太的公司,据说公司的上下人等足足笑了一个上午。
在我海归后不久,小邹的一个朋友于浩然从澳大利亚归来,他是我们大学的同学,不是一个系。我们这一届的学生中,除了前文提到的名人老徐之外,这个于浩然是另一个名人。
他的传奇之处,令人匪夷所思,实在是超出了平常人的想象力。
我第一次听到他的名字是考研究生时,那时候一帮子不甘寂寞的学生干部和活跃分子纷纷投考企业管理,其中就有于浩然。这还罢了,阿唐也置身其中,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奇就奇在,考试前的3个月,他突然宣布他的外语科目由英语转到日语!那时候,阿唐的学校允许学生自选第二外语,不过,不做硬性规定,二外的考试也不计入成绩,水平自然不高。于浩然的举动实在令吾等考管理的人个个大跌眼镜,不知道他老兄的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最后的结果是,日语英语都没有考,于浩然提前退出了。
接下来是出国。80年代末,除开投亲依戚,出国要么是公派,要么是自费考出去有奖学金,其它的形式少而又少。于浩然的路子仍然是超出了吾等的想象力,他自费出国读语言学校!今天说起来,这种形式的出国是不新鲜了,小留学生们走的几乎都是这条路。可如果将其放在那个时代,意义就不一般了,光是那笔学费就让大部分的人望而却步!在我认识的人中,于浩然是以此种方式出国的第一人!
于浩然回来后,小邹拉着我去见他,我们有7年未曾见面。与阿唐的低调行事作风不同,浩然的出场很高调。先在京东的天平下塌,然后是燕京,最后是长期落脚在某二星宾馆。
一见面,浩然就大骂昨天刚刚见过的人,说他这次带回来50万美元的投资,对方居然半信半疑,“不愿意做,拉倒!不行我再带着钱回去!”浩然斩钉截铁地说。
那50万美元到了也没见着影儿,据浩然说,投资方对在中国投资感到失望,撤回了。
浩然接下来开始做起了移民中介,成效如何不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