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人家PISS总部就是看中的这个,大路在学时候的经历早就调查的一清二楚。
工厂的环境可谓无处挑剔,规划设计一流,绿树林立,小桥流水,外部的情况就差之甚远了,作为在大城市生活的大路来说,犹如来到了乡下,可与乡下又截然不同,这就是在深圳待过的都知道四不象。
作为轻工业来说,大路还是没想到模具车间会这么大,二百多人的规模每天产出的模具得供应全部分厂,一开始大路可乖了,从田父处学来的方法,不会以中国的传统模式新官上任三把火,所谓的从人、事、物开刀。而是静静地到处观察,两相一比较,你还别说,大路觉得这儿的设备不会比内地的工厂先进,制模的工艺各有所长,对大路是个惊喜的发现,何况大路在私营企业诸多的历炼而得出的优缺点分析。
经过半个月的比较分析,大路的改进计划已是完成了七七八八,当然这仅是技术层面的。管理方面,PISS国际表象与实质差距较大,几乎采用的内部的人治方式,诸多的先进管理系统均未导入,这又是大路将来的主攻方向之一,机会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
大路并没有忘记田父田母,时常打电话回去问寒问暖关心备至,田母更是关心有加,注意这注意那等等无微不至。
来了这么久,大路除了手下的骨干、上司外接触的人并不多,由于当初接过大路的关系,李思好时常来串串门,顺便看看电视,因为只有高级管理人员才配备一些简单的电器设备。大路逐渐从痛苦的深渊中一步一步地走了出来,不似以往地痛彻心肺,一心扑在工作上,思念的机会就会少很多,大路也发现这边的工厂加班加点很晚属于相当正常现象,订单量也是大得惊人,大路常常叹气,如果国营企业也能这样的话,很多人也没必要背景离乡了。
每当王思好的出现给大路的屋内增添了许多色彩,大路也不用为日常用品伤脑筋了,基本开个单由她代为采购,所以大路觉得亏欠她很多,偶尔请她吃吃水果。李思好也开玩笑,为他做牛做马报酬也忒低了。
另一个与王思好经常结伴的是其人事部的文员曹琴,俩人在一起嘻嘻哈哈,不过到大路这儿来就相当的文静,总是说话少做事多,常帮大路收拾屋子。
(44)
PISS国际的设备很多是八十年代的老型机器,属曲轴式多工位冲,严格来讲精度相当低,且模具制作随机床的特性而作,故至装配成品时损耗率极高,一般都在百分之十左右,好在工厂的检测设施齐全,方能保质销售,大路以此作为突破口,进行一些在原有基础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