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着,“知道吗桂姐,我们河南省人口过亿,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光棍汉相对较多,象小语这么好的姑娘,准能卖个好价钱!”
“什么人哪你是!”桂姐坐坐实实在在我肩上来了一拳。
5月1日
吃完早饭,小语就让桂姐拉着去什么大悲寺了。临走,小语说,回来她们再拐到西客站去拿火车票,桂姐托人给买的。我们商量好的:今天晚上回河南。
什么过节不过节的,对我等在北京来说,找到好工作领到高工资才是节日哪。
我又上网改稿子。感觉对我来说,民生时报只有一点不好,就是每天的内容都得更新,也就是说,我必须每天上网改出几篇稿子出来,他们,不让一下子改出一堆稿子存在那儿。
小山的诗歌已经在网上发出来了。正欣慰呢,正好小山打电话问我稿子的事儿,我说发出来了,让他有空看看。小山感激地说,张老师,你为人真实诚,可比陈老师强太多了,我都请他几回客了,也没见他给发表一首。”我问那个陈老师是干么的,他说叫陈述,也是老乡。哥的,我一激灵,问小山最近见过他吗。小山说没有。唉,敢情陈述这小子乱吹乱捧的老毛病也没让北京高尚掉啊。接着,小山有点急不可待地问他怎样才能看到文章,我说你上网看吧。他哼唧了一下说他不会上网。我说上网比上床简单多了,你要是有时间我这会儿就教你。他欣喜万分地说,我请假!我说了地址,20多分钟后,小山气喘吁吁地就敲开房门,进门就道谢,抱了个西瓜,拿着一打诗稿。
小山一边看他网上的诗歌一边让我再给他多编几首诗,“行,不过得停几天,今天晚上我准备回老家看看。”小山羡慕地:“噢,张老师真自在,想回家就能回家。”我说:“是啊,想回农村转转,采采风,看有没有奇人奇事儿,写写。”小山放下鼠标:“那你写写我太奶奶吧?今年都100岁了,眼不花耳不聋,还能洗衣做饭,今年报纸上还登过呢。”我点点头:“不错,晚报上看过,她家好象一院子竹子。”小山说:“对。最主要的不是她的年龄大,听说年轻时是个大家闺秀,嫁给我们太爷爷了,太爷爷被抓丁抓走了,太奶奶就一直在家等着他回来,到今年应该是已经等了八十多年了吧?”
“是吗?”我的心一动,“你们村儿是……三省庄是吧?”。小山说:“对,在咱们县最东北角,就是河南山东和安徽的交界,我们好说我们那儿是‘一泡尿三省’。”小山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好,我一家去看看。”
“不过我们村儿偏得很,你不定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