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历经各种思想文化的洗涤,而最后,终于确定儒家文化为根基。这也是有其必然性的。
上古时期的人,心地单纯淳厚,读《尚书》等古文献时,我就很感慨,那时人的心灵怎么就那么纯净?敬天地自然,顺应民心,一个简单的约定能遵循几百上千年。而现在的人心越来越复杂,法令也随之越来越繁缛,变化越来越快,朝令夕改。说得好听点,法为时变,实际上是人心在变。法必须适应这个时代与人心。
每当一个时代变到极为繁杂、人心极为复杂的时候,就是面临变局的时候。人类道德的沦陷之极,就是重新洗牌的时候。所以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有战乱随之。几十上百年战乱,将那些浊物洗涤殆尽,重新建立一个新时期。所以每一个朝代的建国之初,都是人心淳朴的时候。汉代刘邦初定国时,萧何以道治国,曹参随之,用最简朴的方法,天下自然和乐。后来人心变化,法令亦随之滋生不已,到了严刑厉法都无法制约时,就有了乱世。现在这个社会,建国之初,人心也是特别单纯,五六十年代的人,其单纯之程度让人不能不感慨。现在却是日益复杂,杂谈之上,谁都不满,愤愤遍地都是。这个时代,离重新选牌之日,只怕是不远了。
战国时期,上古时期的礼义损毁殆尽,需要一种新的思想主导社会。百家争鸣随之而起。
秦朝选用韩非子的法家思想,李斯将其用之于治国。法为阳,世为阴,阴阳都是相互依存的,法的繁缛,必然带动人心的复杂。所以秦王朝的短命是必然的结局。
道家思想是理想化的治国方略,只能针对人心淳厚的时代;汉初之时,用的就是道家的无为而治。到人心复杂的时代,无为已不能为,只好用儒家的有为治国了。到了一个朝代的未期,必是人心复杂之至、法令繁缛之极的时候,实际上就是法家治国了。这时离乱世就不远了。
自春秋战国以后,社会整体进入一个人心杂乱的时代,儒家思想成为主流,就是必然选择了。
进入民国及现代,人心越发复杂,法治时代就随之而起,以后的时代,必然是朝代越来越短,人心越越杂,谁也信不过谁。动荡不安的时代所占时间越来越长,发生频率越来越高。民主思想的兴起,就是谁也信不过谁的时代的必然产物。
从这个意义上说,佛经上说现在的社会是个未法时代,言之确也。
在这个时代,人心不净之时,清净的佛法已不再普遍适应于这个社会,佛法的衰落是必然的。而其它一些喜好争斗的宗教,因为适应这个时代的人的根性,必然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