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划痕的岁月 回复日期:2010…02…24 15:23:23
LZ你好,大半天的拜读,刚看到11页,有几个问题请教一下:
1、读经后,什么叫“回见”啊,不好意思,可能是比较浅显的问题。
2、我们新装修的房子,在没住进去前,为了检验是否适合居住,家里人买了几条金鱼,一开始只拿过去了一条并放在客厅里,并且经常去喂,后来放到主卧,结果有几天由于种种原因没去喂,结果over了。住进去后,另外的一条也是放在客厅没什么事,后来放到主卧(我们先住的次卧),也是由于几天没喂可能又加上天冷,也over了,于是我在主卧放了几个小时的《大悲咒》,希望鱼儿不要怪我,这样行吗,另外我平时不杀生的,蚊子我都抓到后放了。
=======================
1、诵经后应";回向";,目的是让此功德按自己的意愿成熟。就是诵完经后,说一句:愿以此功德,回向于某某人,愿如何如何。。。
2、买回来,就意味着对它们承担起了责任。如果不能经常在家,最好别养了。放大悲咒时,应说明是为它们放的,愿它们能听到,以此功德回向给它们。
作者:西门柳 日期:2010…02…27 08:51
我的博客:
http://hi。baidu。/liuyajun/blog
作者:西门柳 日期:2010…02…28 10:03
作者:糖水茶
还是弱智问题。
小孩子出生时,那样纯净的眼神,难道她,他们生下来便已经背负有完全不记得的那个前世的罪恶?
=========================================
人的生命是在生生世世流转不息的。
谁能放得下生命中的许许多多事?这种放不下,会在生命的轮回之中将种种善业恶业,如同江河,一并裹夹着、泥沙俱下,一直延续到来生。一旦彻底放下,即是解脱,这也是佛教修行的目的。
如果希望那些孩子不再受伤害,希望那些纯净的眼神不再蒙尘,我们不能掩耳盗铃地不信因果轮回,而是在生活中让大家知道其有原因,知道解决的方法。这才是有效的途径,才是真正的慈悲。
作者:西门柳 日期:2010…03…02 12:15
作者:看透佛性 回复日期:2010…03…02 1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