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他杜姓的本家、背叛了蜀国,反而是与他蜀人世代仇视的巴人,在面对秦国这一外来势力的情况下,主动要求与他蜀人暂时停止干戈,共同抗击秦国。
在杜卢看来,这实在是太讽刺了!
数日之后,巴国君主、巴氏一族的首领巴鷿,亦派来使者与杜卢交涉,那名使者陈述了秦国的威胁,希望巴蜀两国放下成见、携手御敌。
杜卢当然不会拒绝巴鷿的建议。
毕竟似当前的情况,苴国已经背叛了,倘若他巴蜀两国仍相互仇视,那么最终必然会被秦国逐个击破,这个道理,杜卢也明白。
于是乎,在秦国的威胁下,巴蜀这两个相互仇视数百年,且曾经相互攻伐长达一百年多年的国家,终于在这一刻暂时放下了成见与敌意。
但遗憾的是,尽管巴蜀两国达成了默契,但巴国的相氏一族,还是将秦国军队引入了境内,导致郑氏、曋氏两支巴族大部落以及其余数支小部落被覆灭,只剩下樊氏一族与巴氏一族还在苦苦支撑。
“秦军竟然如此强大?”
蜀国君主杜卢得知这个消息后大惊失色。
此前由于秦将王戬的主力军被蜀国军队挡在剑山不得寸进,因此杜卢还未意识到秦军士卒的强悍,可如今,看着秦国军队将郑氏、曋氏几个巴族打得落花流水,杜卢难免心中惊慌。
毕竟巴国一旦完蛋,他蜀国也逃不掉被秦军覆灭的命运。
于是,杜卢立刻派兵支援樊氏一族与巴氏一族,总算是帮助两族堪堪挡住了秦军与相氏一族的进攻。
但这个局面能维持多久呢?
杜卢、巴鷿、樊烈三人都没有多大信心,因为驻军在汉中的秦将王戬,在得知蜀国派兵支援阆中之后,亦派遣了更多的秦军进入巴国。
而就在巴氏一族与樊氏一族或将秦国军队与相氏一族攻灭时,他们的援军终于抵达了。
这支援军,即是楚国三天柱之一、平舆君熊琥一方的兵马,「西郢君熊焘」麾下军队。
西郢(江陵),乃是楚国曾经的旧都之一,曾几何时「楚巴战争」,就是发生在楚国以这座城池作为都城的年代,但后来因为巴族逃到巴郡、死守巫山,楚国考虑到种种因素,最终放弃西进,而向东扩张,并且在若干年后,逐步将都城迁到了现如今的寿郢。
而曾经的「郢」城,亦改称西郢。
正因为是曾经的楚国都城,因此,西郢是整个楚西为数不多的繁荣城池,近十几二十年来,不管时曾经的暘城君熊拓还是现如今的平舆君熊琥,都是通过西郢与巴国展开贸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