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之地,国相在西川安排了许多才干出众之人,协助夏侯元术控制西川。
早年圣人需要娘家人的扶持,却也是对夏侯家掌控西川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等到夏侯家在西川彻底扎下根基,已经尾大不掉,好在夏侯家对圣人倒也是忠心耿耿,圣人也就任由西川在夏侯家手中掌控。
此时众臣听得是西川援军勤王,自然是诧异。
他们倒不是诧异西川会出兵。
如果说天下还有人铁了心要支持当今圣人,那肯定是夏侯家控制的西川军。
西川军拥戴圣人不奇怪,奇怪的是西川离京都天高路远,谁能想到他们竟能跋山涉水来到京都勤王?
“两万西川精兵日夜兼程进京勤王。”圣人道:“朕与国相一直在互通密信,这两万精兵,就是国相亲自率领前来增援。”
国相?
众臣更是惊诧。
国相领兵攻打皇城,却落入圈套,最终被兵不血刃击败,党羽被澹台悬夜大肆清除,那一阵子京都官员们风声鹤唳,多少人头落地。
而国相也是被一道旨意直接押送前往苏州囚禁。
大多数官员一直以为国相一直被软禁在苏州天池山,也有极少数消息灵通的官员得到消息,国相似乎早就不在天池山,消失的无影无踪,是生是死下落如何一直是无人知晓。
此时才赫然得知,国相竟然是去了西川。
想想其实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以国相的性情,当然不可能待在天池山任人宰割,必然会想尽办法逃离天池山。
国相的党羽不少,也豢养了不少门客死士,澹台悬夜不可能将这些人全都挖出来清除,而这些人的前途也是指望着国相能东山再起,所以从天池山救走国相并非难事。
逃离天池山,对国相来说,只有两个地方可去,一个是南方军团,一个便是西川。
南方军团大将军裴孝恭受国相之恩,没有国相,已经衰落的裴家根本不可能东山再起,而西川更是夏侯家的势力范围。
所以这两处当然是国相的落脚处。
相比起南方军团,西川肯定是更加安全。
所以此时听圣人亲口说国相从西川领兵前来勤王,也是合乎情理。
按照大唐军制,西川肯定不可能有两万兵马的编制,但非常之时,国相漠视军制,在西川征募兵勇,那也是理所当然。
虽然吃惊于国相竟真的带着两万西川军抵达京都,但在这种生死存亡的关头,两万西川兵对京都实在是太重要,完全是雪中送炭。
京都守军与西川军联手,加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