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很少:康王赵构。婴茀记得当时女孩们对他的印象是这样:“倒是越长越帅气,可就是不爱说话,也不太爱搭理人,不知道他成天在想些什么。”
宣和六年三月二十日,她终于见到了这两位传说中的皇子。
这天,赵佶按惯例驾幸皇家水景园林金明池中的临水殿观龙舟争标,并赐宴百官。他带了许多嫔妃同去,婴茀也随郑皇后一同前往。
薰风微来,晴澜始暖,临水殿正面对着波光潋滟的金明池,池中横列有四艘彩船,上有许多禁卫军不断演着百戏,如大旗、狮豹、掉刀、蛮牌、神鬼、杂剧等等。又有两艘画舫相伴在侧,中有乐伎调琴吹笙,乐声悠扬,透过纱幕荡漾在青天碧水间。
看了一会儿船上彩楼上演的“水傀儡”戏后,又有两艘竖着秋千架的画船驶到了临水殿前。船刚一停定,乐声嘎然而止,却见一翩翩公子笑吟吟地持着一玉笛自舱中揭帘而出。
他着一身飘逸轻缓的白袍,广袖随着头上长长的发带迎风而舞,那风像是被他的突然出现搅乱了似的掠得急促而纷繁,却不曾影响到他启步的从容和唇际笑意的闲雅。
他微笑着侧首朝临水殿中看来,立即引起珠帘后的女子一片或明或暗的惊呼:“啊,郓王殿下!”
婴茀看清他面容后也微有一惊:俊美如斯的男子即便在皇室中也是少见的。
赵楷走到船边,向临水殿中的父皇深施一礼,然后又迈步走到船中部的秋千架侧,昂然而立,引笛至唇边,一阵清越的乐音转瞬响起。
踏着乐声,又一少年自舱中走出。他要比赵楷小好几岁,看上去不过十六七,与言笑晏晏举止潇洒的赵楷全然不同,他的俊朗中仍带有一丝浅浅的青涩,但双唇紧抿,神情含着一抹超出他年龄的庄重与严肃,穿的也不是长袍,而是一身淡青窄袖劲装。
面朝临水殿行礼后,他抬足跃上秋千,然后随着赵楷的笛声蹴着秋千,稳稳荡起。渐渐笛声越来越激越,而秋千上的少年也越蹴越高,来回飞荡于空中。乐声渐入高潮,两侧画舫上乐队也随之相和,眼见着那少年已蹴到身体与秋千的横架差不多平行了,景象渐趋惊险,更引得殿中珠帘后的美人宫女们纷纷忘了礼仪争相涌至门边,以手拨珠帘以观船上秋千。
此时突见那少年猛然自最高处腾空而起,弃秋千而出,在空中翻跃了两个筋斗,最后掷身倒垂入水,浅浅激起一朵水花,很快化为涟漪荡漾开来,水面复又归于平静。
宫人们齐声喝彩,赞叹之声不绝于耳。郑皇后也微笑着对赵佶说:“九官人什么时候学会了蹴水秋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