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反驳,由反驳到辩论,由辩论到争论。大家你说这个有理,我说那个有理,争相拿出书本上的定理定律来试图说服对方,吵的象个自由市场。在思路上,有的清晰,有的模糊,在辩论过程中,很多人逐渐纠正了自己的错误的思路,也弄清楚了书本上的定理定律。说到最后,刘小明和刘枫都跳了出来,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忙的个不亦乐乎。
倒是陈校长笑的合不上嘴,这才是做学问的样子呢!天天埋头在书本和作业之间,真的不知道如何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呢!
一天一个专题,不强求,不勉强,谁愿意来就来,不愿意来就在教室里学习。
后来,大家都觉得这种方式对于时间来说太过奢侈,于是就大家一致决定将这个沙龙定时为一个小时,或者2个小时。时间是定了,但是好象也没有什么人能遵守,到时间,关门关窗户,锁门,锁窗户,那些还没有搞明白的就跑到操场上去争论。有男生,也有女生。呵呵!甚至还包括部分老师,这个时候,没有什么师生关系,男女大防,更不存在什么好学生还是差学生,一个个都吐沫星子飞溅。不过最后都形成了一个定式了,有问题到沙龙,没问题做自习。
OK了!学习就应该是这样创造性的学习。
第三十章 徐惠和庄云
在公司方面,化工厂方面双轨并单轨,取消了手工帐本。徐惠以这个为契机,大作广告,然后让王子明在省会也开始了管理软件的销售。这个管理软件有点象后世的规范软件,当管理,财务,还有出入库等制度标准化后,标准软件才是万金油的软件。但是在92年,什么都没有标准,什么都是标准。而这个管理软件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周期短,设计速度快,几乎十天半个月就能搞定,有点象后世的组态软件;而且软件设计人员由原来的高级程序员级别,降格到初级程序员就能搞定,换句话说,就是大学在校生,也能完成这样的软件编制。
由于这个时候的任何带计算机的东西都是时髦,不少大中型国有企业对软件的需求也是不断增长,在这种趋势下,管理软件的销售速度猛长,在河西市和C市,软件的销售极为火暴。到了六月份,徐惠仔细算了算,易明公司的软件销售,平均每个月卖出软件近二十套,刨去聘用大中专学生编制软件所用的费用,每套软件几乎能卖到2万元。易明三个月就赚了一百二十万。
而C市更是不得了。徐惠是兼职,加上刘小明也不过是学生,他们毕竟不能专心做软件销售的工作。而王子明就不一样了,他们的软件销售市场不断的扩大,他们把软件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