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了半宿,写了封厚达三公分的奏章,当朝歌颂他师傅牺牲名节做卧底的高尚品质。对,就是那封麻倒了半朝人的奏章。
结果证明,果然人人都爱听好话啊,果然他这奏章一上,他师傅看他的眼神总是仿佛欲言又止。小唐大人当下认为,苏师叔出的这法子,还是很管用的。
奏章是面对朝廷百官的,小唐大人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他准备写本书,面对百姓来歌颂他师傅。待小唐大人这书写成了,还特意拿过去给他师傅先看一遍,让他师傅过目后,他再去印。要是师傅哪里不满意,他还能当时改一改,修一修啥的。
李九江李尚书也算是历经世事、宦海沉浮,见识不可谓不深远。再说李九江出身,侯府出身,师承江北岭,其学识,不可谓不渊博。就是这样一位既有见识又不缺学识的当朝大员,看过小唐这书,仍觉大开眼界。小唐还跟师傅说着自己的计划,“先印他三万本,也好叫世人知道师傅你品性高洁。”
李九江诚心诚意的表示,“这就不必了。”
“必!必需滴!”
“真不必了!”
“一定得必!”小唐坚持,他还有后续计划,道,“我跟国子监的老沈说好了,介时我亲自去国子监讲学,就像当年师祖在国子监讲学一样。我没师祖那学识,我就专门儿讲讲我这书,也宣传一下师傅你。”
李九江连声道,“不许印!”
“师傅你就是太谦虚。”小唐定认他师傅是为善不与人知的谦虚,更是拿出死活要印的精神来。
“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