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西进征讨汉中。
绍隆十四年,熙州旧吏以及西秦地方势力更多是寄望高家能仗着这些年御虏功绩以及对地方近二十年的经营,能使西秦路保持现状。
然而两三年过去,他们眼睁睁看着秦凤行营先后收复天水,又在西秦岭深处建造坞堡,令西秦路彻底陷入豫王府嫡系兵马的合围之中,再到此时眼睁睁看着刘师望统领三万精锐水陆并进而来,又真有几人心甘情愿与高家捆绑在一起,跟横扫天下的豫王府嫡系精锐殊死一搏?
更何况更为广大的基层军民,又有几人愿意追随高家对抗代表中枢征讨而来的王师?
当然了,在正式出兵征讨汉中之前,豫王府也对西秦军中下层将卒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在征讨檄文里点明仅高家有数几人有通敌之嫌,广大西秦军将卒依旧御虏有功,只是为高峻阳等人所蒙蔽,豫王府与司空府传诏出兵征讨汉中,也绝非是针对广大西秦军将卒。
分布于汉水中游两岸的真符、城固、兴道等城,乃是汉中盆地拒征讨大军西进的东门户,但随着杜武率前锋兵马西进,真符、城固、兴道等城守军及地方官员都纷纷打开城门,无比平静的接受征讨大军的接管。
高峻阳事前所派的熙州军将进入真符、城固、兴道督战,自以为这些人都是信任得过的嫡系,但这些人都相当配合的接受守军捆绑出城投降。
等后续兵马接管真符、城固、兴道等城防务后,杜武又率前锋兵马前往汉中城以东的草凤坡扎下大营,然后投书城中,敦促守军将领打开城门接受整编,敦促高峻阳出城投降。
见视为嫡系的熙州军将都不再受控制、不再听招呼,高峻阳心里就不再有半点幻想,于征讨大军在汉中城东扎下大营的当夜吞药自尽;次日高峻堂、叶长滨、高明德等人出城投降,汉中城于当日正式纳入中枢辖管。
刘师望在抵达汉中之后,又分兵前往利州、武州等地接管防务及军政事务,解除各地西秦军的武装等候改编……
第二百七十四章 优礼
“高氏与胡虏密议之事,大理寺已经审明,除高峻阳在汉中畏罪自刭外,高峻堂、高明德、高韦陵、叶长滨等人皆有涉其事,叶长滨、高明德二人还多次秘密前往凉州面见商谈媾和之事。豫王的意思是,高家到底没有公开叛变,这些年三十多余子弟战死沙场,其情不可不悯,不能因个别人而株连全族,更不能抹杀高氏子弟及西秦将卒这些年浴血奋战的御虏功劳。虽说审刑司与大理寺经过合议,欲断长滨、高明德、高峻堂、高韦陵四人应处以斩刑,豫王反复权衡,最终以为减罪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