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合能力也是极强的。
看着一张张洋溢着朝气的脸庞,我瞬间也觉得自己似乎回到了学生时代。
但,也只是似乎而已。
仔细算算,从念书到就业,我现今23岁,却在学校呆了十八年。还真是,不短的日子。
从学生到老师,变得不仅是身份,更是心态。其实,我并不觉得我有足够的担当,作为一个老师,我的资历确实太浅,就连人生百态我也尚未读懂,需要历练的地方还很多。
不过呢,人呐,总得活到来学到老,不然就会失去意义,麻木的自己想想都会害怕。
我的第四次相亲,发生在开学后不久。可能是假期回家求神拜佛次数有点多神情又太恭敬,在新年的小尾巴给我送了新一春作为新年礼物。
说来也好笑,这一次的介绍人不是同事也不是朋友,而是学生家长。
至于和新对象见面,也是被连蒙带坑被‘拐’过去的。
说实在话,那么□□的家长,我还是第一次见。
☆、(六)天上掉下个“牛奋男”
我的第四次相亲,发生在开学后不久。可能是假期回家求神拜佛次数有点多神情又太恭敬,在新年的小尾巴给我送了新一春作为新年礼物。
说来也好笑,这一次的介绍人不是同事也不是朋友,而是学生家长。
至于和新对象见面,也是被连蒙带坑被‘拐’过去的。
说实在话,那么□□的家长,我还是第一次见。
我带的是高二理科班,我向来是提倡多‘慈’管少‘严’管,和学生的关系也处得很协调,平常的交流颇有些不拘小节,说是师生其实更像兄弟姐妹。
不管是哪样的人,你对他好,他也会对你好,态度也是相对的。
开学第一个月,学校要求班主任要对班上的同学进行家访。当然,是部分学生,如果真要在一个月内对全班六十来号人进行家访,每个班主任的休息时间至少减掉三分之二,还是快吃少睡的那种。
真要这样,估计老师们还是会再反一遍的。哪怕反抗了也没有。
我在班上随机抽选了三分之一的家访名单,并提前张贴在班级公布栏,以让学生家长都做好心理准备。
说真的,对于家访,我也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次。
再我家访进行到一半的时候,一学生强烈申请我在本周六去他们家家访,但家访的名单上并没有他的名字。
我详细问了一遍他的家庭情况,想从细枝末节中拼凑出非去他家家访的原因。
得出的结果是家庭一派祥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