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概念,感到新鲜。听说过领土,还没听说过领海。
“就是距离土地一段的海域,也算做管辖范围内。在这个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就要交税。”我说,“相对的,如果想保证管理的话,还得派官兵到海上,还有额外开销,实在麻烦。”
“确实如此。也就靠海的渔民会捕鱼为生,朕就算连他们那点东西都不放过,也捞不着几个钱。”皇帝觉得我这个建议就是天方夜谭。
“但是难免有人钻漏洞啊。”我说,“所以我说,不如就收造船税。不过,这个首先得对造船的原料进行控制,其次要设立专门的部门与官员管理,登记入船信息,在各个入海口、河湖港口检查,按照吃水的重量,船的用途进行收税。”
皇帝意味深长的看着我:“我大汉哪有几艘船的税可收?姐姐特地提这个,应该是有更深层的原因吧?朕不信除了收这个劳什子船税外,你便想不起来其他方法了。”
看样子,他对这方面能得税收不大感兴趣。
我放下茶盏,笑容满面的看着他。
“我整日里想的都是如何给陛下分忧,苍蝇腿再小也是肉,陛下可不能忽视细节啊。说不定就能发现新的东西。”
大汉税制之下偷税漏税的情况十分多,主要收田地税和人头税。田地税就是按照耕田数量收税,目前是十五税一。
太傅等重臣在朝堂上一直要求皇帝爱民如子,减轻税收,主要降的是田税。
想也知道,田大多被富豪地主兼并,田地税降低,直接利好的是大户。皇帝身边的这些个臣子个个都是地主豪强出身,一方面隐瞒实际田亩数,一方面又要求朝廷“休养生息,轻徭薄赋,降低田税”,可以说朝廷拿不出钱,基本上都是因为钱进了他们的口袋。
而人头税就不一样了。人头税分为两种,总的来说,就是按照户籍制度登记和收税。每人每年有固定的额度要交,男女老少不论,一个都不放过。
可想而知,承担沉重的赋税,又要交租子给主家的佃农,那日子过得有多么水深火热。
而商户本来就是两倍重税,要是有油水可捞,皇帝早下手了。能有油水的,也大多是盐铁茶丝绸等高价值刚需贸易货物,这些官商都与朝廷各处藕断丝连,想从他们手里要钱也很难。
抑制地主豪强很难做到的,因为皇帝的皇位便是依靠这些地主豪强们的簇拥才坐得稳。
“其他的是个大工程,但就我提的这个造船费…陛下还不明白吗?”
皇帝立刻反应过来:“让你查的事,查到线索了?”
我点点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