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想做忠臣孝子?好,去死吧,朕成全尔等了!这不连死后应敕赐之物都替你们准
备下了。其实只要身为宰辅的高阳不带头闹事,这些脑袋里尽是浆水的腐儒酸生还掀不起什么大浪花来。此计果然奏效,领头的失了锐
气,闹事人群也就此散去。
翌日,元璎急召赵长歌入朝受封。长歌如何肯接受这天般大的恩惠,却让他在青史中留下污名,坚辞了。新皇也不相强,命人捧着
王冕金册,大张旗鼓的送到济宁。镇国襄王的冠冕乃纯金铸造,镶了珍宝玉石无数,足有二十多斤重。赵长歌嘴角抽搐,心想,元璎,
你这是在故意整我吧!若是杂耍似的天天顶着这玩意,我还能活吗!事已至此,容不得他再行推脱,于是只好写了谢恩的折子呈上,却
不肯回京。
元璎接到奏折,看了又看,这人居然说他脑袋疼得无法骑马坐轿,所以暂时不能入京面圣。想到自己送去的特制王冕也实在是重得
有点过分,嘴角忍不住浮起浅笑。赵长歌可能自己都没有发觉,这痞气十足的奏折几乎已是在同他撒娇了,如此率性自然在长歌真真是
难得一见。元璎愈想愈觉得有趣,终于忍不住开怀大笑。宫门外,天青日朗,春绿初萌,新燕清啼,信风传香。冬日已尽,春天,正是
万物生发的季节。时间逶迤流过,一年又过去了。
第七十一章
赵长歌拖了又拖,始终赖在济宁不还朝,他与重峰在这里过得快活好似神仙,自然不愿去受那些皇家约束,更何况还有元璎那一腔
情真叫他不知该如何面对。一开始,世人讥笑他矫情,都做了这乱臣贼子,还立什么牌坊啊!后来发觉不对劲了,新皇似乎比篡位者还
要着急,竟然当众说什么夜梦金龙于东南角遨游盘旋,此乃天赐祥瑞,神人降旨,赵氏合当起兴的明证。朕不敢窃据,还是移居别宫的
好。长歌惶恐,怕他要不顾百官阻挠强行禅让,连忙奏请辞官,更欲挂印潜逃。
雅寄生闻讯大喜,赶紧向自家皇帝进言,要他干脆拐了长歌私奔回越国。此人才高八斗,勇武善战,越国得一人更胜百万雄师,陛
下日后有他辅佐,足可扫平四邻,一统宇内。有道是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雅太傅虽对赵长歌一直颇有微词,但眼下为求良将贤臣,便
是把皇帝送于他做礼物也是无妨。他越想越觉得此事于越国大大有利,十分的划算,最后直说得唾液横飞,方圆一里内人畜草木尽受屠
戮。重峰一边拿折扇遮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