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呀,我写的就是红城市的故事,将来对照起来才会有意思。”
“我到有个好主意,小胖在来到未来之前可以写一封描写未来情景的信,藏在红旗小学的某个神秘地方。等他到未来的东方家时,和东方文化一起到红旗小学上学时,去找他藏好的那封信,然后两个人一起看信上的内容,体会两个时代的不同,是不是很好玩?”
白智兴奋地拍着手说:“好,好,太好的主意了。嗯,小孩子的思维就是不一样。”
“可是信要藏在哪里呢?”白星雨抱起了双臂像大人一样地思考着。
“对,因为年代比较远,要放到一个绝对安全的地方,才能保证信的安全。”白智也认为这是重点。
“我知道了。”白星雨开心地笑着。
“哪里?”
“操场边挂校钟的那颗槐树,就埋在树下面。周校长说那棵槐树是红旗小学的命根子,谁都不能碰的,谁要是碰了,就是碰他的命。”
白智听了点头。
孩子们经常绕着那棵槐树玩耍。
“我继续讲我的小说。东方文化家虽然是普通职工家庭,但也是‘万元户’了。那个时候是真正的实现了按劳分配,就是谁干的活多谁就挣得多。因为,人民的文化素质上升了一大截,居民之间的信件往来更加频繁,相当于现在的几十倍,所以邮递员的工作特别繁忙,自然收入也很高。还有就是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被充分的开发,人民外出旅游的热情被充分激发。到哪里拍照留念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胶卷也就供不应求,胶卷厂开足马力日夜不停地生产着。”
“爸爸,你确信未来送信不是开飞机送么?”白星雨质疑道。“爷爷都用‘大哥大’了,将来还有人写信么?”
白老爷子当时也算是红城的屈指可数的富豪,为了联系方便,给自己买了一部‘大哥大’。
“有‘大哥大’的还是少数,再说,人民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远距离的朋友或者同学用信件交流会更加充分表达想法。比如,未来人民会更加重视阅读,会从书籍中汲取需要的知识,因为社会进步太快了,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节奏。”白智耐心地解释着。
父子俩边说边走,不知不觉就走到了自家的小院。靠近红城菜市场旁的一个院落,不大的院子用铁丝栅栏围着,正南方向的两间瓦房。宛如花听到了父子俩的声音,埋怨道:“都啥时候了,才回来?饭都凉了。”
“和儿子讨论问题了。我这是教育儿子呢。”
晚饭席间,父子俩继续探讨。宛如花一脸严肃地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