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一步,两位请随在下一行吧。”诸葛亮闻言,只是一笑,握了握赵云的说,安慰的看著他笑了笑,答声:“有劳公公带路了。”
於是三人走上禁道,行得百余步,两边建筑已是大不如前,再往前,便是一座雄伟的宫殿群,数丈高的大门,在宫人出示通行的令牌後缓缓开启,那门厚达数尺,用两棵满百年的黑桐木刷上层层黑漆,边角渡铜,厚重无比,开门时便是一股沉重的压迫感迎面扑来。进了宫来,白玉台阶,重重帘幕,镶金嵌玉,奢华难描,等到见了孙权,三条紫髯,虎目燕颔,两人於是一鞠到底却不行跪拜之礼,孙权似面有不愉之色也不明说,周瑜换了一身红服,对两人笑了笑,也不多说。於是两人就立在殿中,早见张昭、顾雍等一班文武二十馀人,峨冠博带,整衣端坐。
立了半盏茶的功夫,赵云已是剑眉倒竖,欲开声叱駡,诸葛亮拉了拉他的袖子,轻道了声不可造次,诸葛亮一直保持著微微低首的姿势,难得的是他面上微微的笑容,一直没有退去。周瑜静静的看著殿中,脸上的笑意也更浓了。
这时诸葛亮轻轻前了一步,一恭问道:“不知将军请我等前来,相议何时?”旁边群臣中相顾一视,然後一人出列,正是正是诸葛亮之兄,诸葛瑾,两人虽是同气连枝,但学艺起便难得相见,各自为政已久,如同陌不相识。诸葛瑾答道:“曹操送来檄文,劝我等归降,此事难商,故请先生前来相议。”说著递上手中檄文。
只见檄文上写道: “孤近承帝命,奉词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荆襄之民,望风归顺。今统雄兵百万,上将千员,欲与将军会猎于江夏,共伐刘备,同分土地,永结盟好。幸勿观望, 速赐回音。”
诸葛亮看到此文,暗暗苦笑,这里面非但文采华美,汪洋恣肆不谈,且有情有礼,有理有据。可若东吴一答应归顺,只怕蜀汉便是死无全尸的地步,当下打起精神,笑著问孙权:“将军以为如何?”孙权答曰:“未有定论。”
一旁张昭出列,昂然答道:“曹操拥百万之众,借天子之名,以征四方,拒之不顺。且主公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今操既得荆州,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势不可敌。以我之计,不如纳降,为万安之策。”
一时,众人十之六七,皆颔首笑说:“子布之言,正合天意。”
诸葛亮见孙权低头不语,暗暗心惊,脸上却不露声色,对张昭一礼道:“可愿听亮一言。”张昭轻轻嗤笑道:“昭乃江东微末之士,久闻先生高卧隆中,自比管仲之贤相,远非区区可比也。吾闻刘备三顾先生于草庐之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