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及对今年乡试试题的预测,最后信末的落款是李玄昭。
轻抚着信上的字迹,温曦仿佛能想象出李玄昭伏案写字的模样。还当他当初只是一句戏言,没想到却落到了实处,这番被人惦记的感觉,除却母亲,好像就只有李玄昭了。温曦止不住内心的欣喜笑弯了眉梢,细心将来信收好,翻开送来的书籍细细研读,再依据信上的预测做文章,内心些许的不安和浮躁慢慢被抚平。
当砀山街头巷尾的梨花都盛放时,乡试也如期举行。今晨温曦起床后就开始和侍仆收拾乡试期间要用到的物品,杜氏也早早起来陪温曦一块收拾,边收拾边嘱托,让温曦不要紧张,静下心来慢慢做。温曦一边点头一边加快收拾的步伐,等会还要和众学子在学堂前汇合,由夫子带领一块出发。
待收拾完毕拜别母亲后,温曦来到大堂,大堂内温阑、温翰和谢氏正在用早饭,谢氏一边给温翰布菜一边嘱咐,温翰不耐心地应和着。看见进门的温曦,温阑开口道:“来啦?坐。”“是。”温曦回应,坐下开始吃早饭。“东西可准备妥当了?”“回父亲,都已准备妥当。”“那就快些好去学堂和夫子汇合。”“是。”
待温曦、温翰两人都用完早饭后便一块出发去学堂,此时学堂门前已伫立了好些学子,待所有待考学子都来齐后,夫子再次重申相关的注意事项,最后所有人一起到考点报道。乡试是在县里举行,每三年一次,按四书五经、策问和诗赋分三场进行考试,每场考三天,共九天。中途不能出考场,吃喝拉撒一切俱在小小的考室中进行,倒是场精力、体力和脑力的综合考核。
待考场门前的衙役检查完毕温曦的证件后示意温曦可以进去,温曦按着指引找到自己的考室,稍微收拾一下,开考的钟声响起,接过考官发到手上的考卷,温曦将试题浏览了一遍后,便提起笔认真答了起来。
往后的几天均是这般情形,温曦作答时发现回答考题所需要引的经、据的典都可以在安文江给的参考书籍中找到,待第四天拿到策问的考卷时,更是发现内容竟然和李玄昭信中猜测相差无几!温曦内心小小地震撼了一下,高兴的同时又感谢万分,想着待考完出去后定要好好谢谢他。九天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期间生活的不便和答题带来的压力不言而喻,温曦所在的考场就有两名学子因为各种原因而被衙役请了出去。
温曦写完最后一份考卷后,将笔搁在笔架上,舒了一口气,总算都写完了。温曦将考卷封好后,在第九天随着众学子离开考场。在考场门口,温曦狠狠地吸了一口气,身心感到无比的顺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