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请求温曦任恪儿的太傅那番说辞并非虚言,她自幼体弱多病,家中亲人寻来许多方子却不曾见效,正愁眉不展之际遇上云游的师傅,师傅说她这体弱是从娘胎中带出的,仅靠寻常药物无法治愈,需屏心静气,身入道家清规断却尘缘方可长生。纵是万般不舍,家中人还是亲自抱着她随师傅一同上岱宗山,抱着尚在襁褓的她行了拜师礼,正式踏入道家修行。
年幼的她不明,每每思亲之情无法排解时便偷偷下山,随船来到明都看望家中亲人。家中亲人抱着她痛哭一番后又将她送回观内,师傅从不曾指责她私自下山。久而久之,她便将思亲之情深藏心底,一心扑在道学上。直到宁家灭门的噩耗传来。
初初知晓怀上李玄恪时她并不想要这个孩子,甚至想寻机落了好嫁祸给谢惠妃。只是她后来发现,相比谋害妃嫔胎儿的罪行,谢惠妃更怕新出世的皇子对李玄理带来的威胁,于是便留着。随着胎儿在她腹中慢慢长大,她渐渐喜欢上了这在她腹中安静从不闹腾的孩子,出世后抱在怀里软软的一团,是她和宁家与这个世间最后的联系。她的身体注定她无法长久的陪伴,她只能在她临死前为孩子寻一个靠山。
她能察觉李玄昭对温曦的在意,琼林宴时不过百步的距离却会忧心到托人来寻,特特前来让她请求温曦担任恪儿的太傅,安排他入住广阳宫,或许还有许多自己不曾知晓的种种,皆是证明。她希望自己判断无误,若是哪天李玄昭容不得她的孩儿时,温曦能护他一命。窗外的紫薇又即将花开,不知自己是否能看到花落的那一日。青太妃微阖上窗,捏在手中的丝帕露出一抹暗红。
自那日后,青太妃的病情日渐加重,开始缠绵病榻。温曦曾去看过两回,而后便被青太妃拒之门外。白苏去诊脉回来后只作摇头,让李玄昭准备后事。温曦闻言双目微红,他不明白为何那般聪慧灵动的女子命途会这么坎坷。李玄昭将温曦揽入怀中无声安慰。
紫薇花盛放的夏日,宁遥悄无声息地离去,那一日,文姝苑的紫薇落了满地。她的贴身宫女交予温曦一份她手抄的《道经论》,温曦看着那字迹,赫然发现与岱宗山道观的老道赠与他的玉耶居士的书签字迹相同!温曦细细摩挲《道经论》上的字迹,心下思绪万千。李玄昭以皇太妃的规格将她入葬,举国哀悼三日。
最后葬入皇陵的仅是装着她衣冠的空棺,她的骨灰被温曦带到岱宗山上的道观,交于她的师兄弟。那老道沉默地接过,不问缘由,道谢后转身回了观内。天下之大,只有在这方能寻到一方安处。只叹红颜枯骨,皆是虚妄。
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