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集安赶来的时候宣峋与正面色如常的给游照仪讲文言,左右坐着狄却非和焦十安,甚至宁康朝和郭泊灵几人也围在宣峋与周边,表情堪称虔诚。
郑集安连忙也找了个位置,拜拜这尊天骄。
宣峋与武课虽不出众,可对文章策论却过目不忘,甚至算学也能融会贯通,每次书院文考他的名字都高居榜首,故而每次考试前宣峋与就宛若什么吉祥物,一旦在书堂中给游照仪讲题,学子们就会把他团团围住,生怕漏听了一个字。
史学开头,书法结尾,游照仪写完最后一个字,把蘸饱墨的朱紫湖笔小心的搁在砚台上,总算松了一口气。
天已近黄昏,她悄悄抬头看了一眼,外面阳光灿灿,监考的先生是政论老师刘熙卧,年近六十,捋着自己的长髯看着他们。
有人奋笔疾书,有人小心翼翼,此刻大家眼前最大的事就是这最后一张书法考卷,再容不下其他外物。
仔细听,光满前户,窗外只有远山蝉鸣。
到了第二月的月初,众人的考学成绩便出来了,游照仪文科排在中等偏上,宣峋与依旧高居榜首,都尚且她的预料之内,唯一出乎意料的竟是周星潭居然位列第三,仅排在宁康朝之后,但也容不得她多想,各军的点兵帖很快便到了。
赫明山这届学子中只有周星潭、游照仪、阚敏三人拿到了四方军队的点兵帖,游照仪是肯定接剑南铁骑的,焦十安也如愿进了河西军。
到了第二日,众人的名字被贴在演武台门口,游照仪才知道另外几人的选择,大多都在她的意料之内,阚敏也进了河西军,唯一出乎意料的又是周星潭,按理说他父亲周写是宣武卫的,他合该接宣武卫的点兵帖,谁知竟也去了剑南铁骑。
宣峋与见状有些不高兴,但也没说什么,他现在一心粘着游照仪,盖因点兵之后,游照仪只能最后在书院待半月,便要去剑南铁骑驻京营参训了。
各军点兵,倒也不是说只点前三十名,若是在对战中入得各方青眼,也是可以收到点兵帖的,若实在没有点兵帖,还可以直接投军,但那都是从最底层的兵卒做起,没有官职,别人或许可以,但广邑王府的世子却不可以。且不说有多少人认识他,是否能把他当成真的兵卒,便说这京中明枪暗箭,他也没法安全。
现而今也只能参加正考,待到日后参政议事,入朝为官,只是那样,二人再想像如今这样日日形影不离,怕是难上加难。
宣峋与粘了她半月,可那也无济于事,等到半月一过,剑南铁骑的便派人来接人,演武堂门口的名帖上除了周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