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独自转了一圈儿,想起上次与周措来这里,地方不大,没一会儿就逛完了。他没有宗教信仰,也不像现在的许多生意人,戴佛珠、盘菩提,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他不信那些。
今萧告诉他,在父亲离世前那段时间,她倒是跟着外婆一起抄过《药师经》,过程艰难,曾有几度无法进行下去,崩溃痛哭。外婆说这是在消业障,让她坚持,但后来抄完,父亲还是没能留住。
当时周措问她:“你相信这世上有神明吗?”
她有敬畏心,不想造次,但仍旧老实告诉他说:“宗教是一种精神寄托,因为人类弱小,需要一个强大的支柱,所以给自己创造了神明。信仰就像心理暗示,经文劝人自律向善,你收到暗示,久而久之心态发生改变,柔和了,宽容了,这就是它的作用和能量。”
周措想了想,说:“我不相信释迦牟尼会希望自己灭度以后被人塑成金像,被神化,摆在佛堂里,受世人磕头参拜。宗教的东西对我来说就跟哲学、心理学是一样的,没有必要神化崇拜它。”
又说:“你抄写经文会难受,大概是因为里面的内容没有人间烟火气,太过超脱,让你觉得自己在轮回里太过渺小,抽离出熟悉的世俗生活,所以才会恐惧害怕。”
今萧心里赞同他的话,但也还是愿意相信菩萨,愿意敬畏神明。
而此时此刻回忆起来,又生出更多复杂难言的滋味了。
雨势渐弱,母亲和外婆还在那头说着话,今萧默默找到僧人,在红纸上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