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站在台阶上手舞足蹈的进行她的英文朗诵练习。
也许是暑意仍炽,加上三民主义太过无趣,我坐在距她五公尺远的树荫下,静静审视这个女孩。
尖尖的下巴,略嫌清瘦的脸蛋,眼睛深邃而清亮,五官鲜明深刻,短短薄薄的头发,眼神盈溢一股孩子般飞扬神韵。我忘神打量着她,目光竟再也无法移开。
冷不防,她转头看向我身处的方向,两人四目相接。
她微微一楞,随即报以友善微笑.,然后腼腆的转开视线。
下午第一节的下课钟声响起,她便在同学的簇拥之下慢慢离开操场。
是个被人群所包围的人吧!
望着她身边那群帮她买饮料、提书包的同学,我推测。
人群走远,我把头仰靠在树干上,透过树枝上的叶隙望着天空,细细回想她那一抹微笑。
时间是1993年10月22日 下午2:00整。
我开始相信一见钟情的存在,并注定将为这样一份感情饱尝苦涩。
(二)
在那个极度压抑的青涩时代里。
自以为是的任性与没来由的固执迷恋,应该是所有高中女生的共通特质。
差别只在于任性的程度或固执的对象不同。
我深深迷恋着妳的笑、妳的眼、妳的神采。
那次午后的邂逅,像春雷惊蛰,唤醒我沉睡的行动力。以及对性向的懵懂认知。
一直期待,能再遇见妳。
小小的校园挤着三千多名年纪相仿的女生,依照分子碰撞理论来说,再次遇上妳的机会应该不算小。
然而自那天初次见面后就未曾再见过妳。是机率问题吧。
我努力把握每一次可能性--上厕所、跑福利社、图书馆、在校园里散步,像只找糖的蚂蚁勤劳且认真的四处搜索,等待每一个与妳偶遇的机会。
没有人察觉到我的改变,我低调且游离的进行着对妳的追寻。
问题是,遇上了,又能如何?
我甚至连妳的名字都不知道。
一个周三下午,冷锋过境,天气阴沉得像是盖上厚重冬被,我拿着艺文周报导准备交给校编社学姊。
踏进活动中心,发现里头挤满了各社团的招生摊位以及选社团的新生,人声鼎沸的场合向来是我所避之不及的,打算掉头离开,立刻被眼尖的社团学姊逮个正着。
「学仪!妳来的正好,替我到摊位上看一下,我回社办拿个资料。」
愣愣的被塞进写着「欢迎加入校编社」的椅子上,回过神来,学姊早已经不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