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成密码版之人很快就翻译好了。我个人觉得,这说明不用查说文解字之类的工具书,翻译者但凡对密码熟悉,对着原文就能写出密码信来。”
贾定邦思忖道:“会不会是一种少数民族文字。”
“不会。”贾琮道,“已经排除这种可能。根据重复字的数量和位置来看,每组密码都和文字一一对应。”
“知道了。”
贾琮遂光明正大把工作丢给女儿,自己半拖着媳妇回屋歇下午觉去。这会子天冷人懒,两口子一觉醒来窗外漆黑,且惊觉腹中饥饿。贾琮拉亮床头的电灯、掏出枕头旁的怀表一瞧,已过了二更天,乃道:“干脆吃些点心接着睡吧。”
陈瑞锦想了想:“也好。”
贾琮遂披衣起来,从暖水釜倒了些热水。两口子就着白水吃点心,吃完又睡。
到了次日早上才知道,昨儿下午十几家的孩子让贾定邦给喊来了,一直研究到三更天才陆续被各家接走。才吃了早饭,林家的两个小子最先来,巳时之前破译小组全部到齐,有三四个显见昨晚没睡好。
贾琮看了看两个女儿,个个睡眠充足精神抖擞,乃放心道:“这俩孩子都随我,心宽。”
陈瑞锦瞄着那几位的黑眼圈点头道:“这个随了你倒是好事。”
这群孩子最大的不足十二岁,最小的才四岁、是来凑热闹的,聚拢在摄政王府的内书房里连着开了七八天的会。到了腊月二十一那日,世女贾定邦宣布:密码破译成功。
原来这些密码不过是将字儿的偏旁部首悉数拆开、以不相干的符号替代。贾敘编的密码是读音密码,为了一一对应有许多提示符;孟昌甫的则完全是字形密码,且并不周全。将每个字的拆开后便犹如外语单词般连在一起,须得靠拼凑猜度、联系上下文方能解码。孩子们年纪小,尚不如贾敘等细作头子想得细致,反倒猜出来了。
密码表拿去给林黛玉詹鲲冯紫英等人过目,众人皆心悦诚服。旋即派人快马送抵长沙贾敘之手。贾敘见之拍案叫绝。
到了腊月二十八,家家户户都忙着预备过年祭祖。驻守鄂国的十七处盟军忽然接到换防军令,立时拔营起寨调往别处。众将虽迷糊,军令如山不可违,也都老老实实依着军令走了。鄂王连同鄂国官兵在内,对此毫不知情。
腊月二十九,离年三十只剩一日,晁逊跟湘王请假回家过年。湘王想着,过年几日想必没什么事,遂答应了。晁逊领着寇家爷俩赶回岳阳,桑叶留在长沙守院子。而数百里之外,驻鄂国的联军兵马皆已换防完毕,皆从城镇换到了荒村野岭。鄂军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