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啊?免费?败笔!,你还是太不懂得谈生意的门道和技巧,奶奶摇头叹息。“每分钱,都要能捞就确实捞到,滴水不漏才行啊!”“是的,奶奶,你教训的是!”
真是要钱的老家伙!
何茜在心里暗骂,嘴里却恭敬如仪。
相较之下,何欢的排场,就小儿科太多太多了,几乎不值一提。
她请奶奶到家吃亲手做的家常菜。
可怜现的,为了省钱,她平常都是到黄昏市场去,真正花钱采购的,却是少之又少,而是每到快接近休市摊贩们多会把一些较差的货色抛弃,何欢就精挑细选其中较好的,腐败或品质差的,当然不要,而且得看来算新鲜一点的东西,回家做进一步处理,每回都大有斩获。
这样听来,仿佛有点恶心,但经过处理,例如包心菜,将外部老叶一概去除,只留下新鲜的嫩叶部分,肉类则切除较差的部位,只留下最好的部位,经何欢处理出来的食物,都还算是上等货呢,久而久之,何欢训练出一套如何判断新鲜与好坏的诀窍。
奎子还特爱向何欢分购一些菜回家煮,或者到何欢家打牙祭—;—;当然是要收费,何欢绝不准人家白吃好的,不过这种机会,在何欢登台演唱后,就几乎没有了。他反过来负责包办了何欢的生活花费。
何欢请奶奶的宴席,出自同样的手笔。
精巧可口的四菜一汤,吃得奶奶迭声赞美。
“溪虾是和朋友去宜兰玩的时捞的,苜宿牙是自己种的,这鸡汤是我用最便宜的鸡脖子和鸡脚用文火熬出来的,汤里的海鲜,则是零零散散从市场捡回来的,唯一花钱的是做寿司的米饭和醋,总共是花了五十六元,还剩下半瓶醋没用完。,’何欢据实以告。
何老夫听说有些东西是从市场捡来的,有点傻眼,但那冬瓜盅委实鲜美,她忍不住又多喝了半碗。对她这个美食家来说,东西新不新鲜,是骗不了她的舌头和味觉的。
几乎是以原味呈现的一餐吃得何老夫人连打饱嗝。
何欢几乎是得到何家向来Q搁俭(小气又节俭的意思)的正传,但何老夫人还是要挫挫她的锐气,吹毛求疵地指着餐具说:“这象牙筷子和骨瓷碗碟,花不少钱吧?用免洗餐具,不是比较便宜?”。
“我仔细衡量过,如果每天用一只免洗筷、几个保晒龙碗盘,一包免洗筷三十五元,保晒龙碗盘一包百来元,又占地方,几年下来的花费,足够买这些高级餐具了,而且,高级餐具可以用很久,既顾到生活品质,又支持环保,还是比较划算的,奶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