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光去思考问题。”杨要求道:“昨天我们说过'影响',你应还记得吧?”
“是的,先生。”阳建在对杨的称呼里采用了传统的定义,他将双手放在腿上,让自己看起来显得更端庄一些。杨应有资格做任何人的老师,他相信这一点,所以并不感到委屈。
“昨天的一切依旧历历在目,我想我这一辈子也不可能忘记了,它们是那么的深刻。”他记忆犹深的说。
“那么你可以理解为有一种影响在你身上发生了。”杨提醒道,不容质疑的语气显示出他的确定。“它将使你的行为思想发生转变,甚至有可能改变你的一生。”
阳建张了张口,但没有发出声来,是杨的眼光和接下来的话阻止了他。
“怀疑是好事。”杨察觉到了,他总是善于抓住阳建心思的每一细微处,“这证明你有一颗不断求知的心灵。”他首先加以肯定。
“但我们不能随便对任一自己未了解的领域产生怀疑,这样的怀疑等于排挤,它只能说明背后有一个保守狭隘的心理。而这显然是不可取的,你必须注意了。”杨警告着他。
“恩。”阳建应着,他既没有否认但也没有反驳,他甚至没有准备道歉,起码现在不。他微微垂下目光,凝神等待着,他知道,自己的反应将会一丝不漏的被杨接收到,杨会说服他,是这样。
“现在回到刚才。”这似乎是杨常用的短句之一。“刚才我们提到影响,它将改变你的一生。是的,我肯定是这样,因为它不仅仅是个推测,并且早已是事实。”
“因为这样的经历我也曾有过。”杨补充道。
杨的话震荡了沉默的阳建,他不明白杨为什么这么固执,事实很明显,命运是佛家的说法,学术上的名称叫“宿命论”。简单的说即是因果,因为你在前世做过什么,所以你今世就必然有此遭遇。意为一切早有注定,同志们无须再怨天尤人,这是佛对世人的劝诫。但这只是一种宗教说法,或者说是一种哲学思想观,它并不等同于真理。
虽然阳建并不是一个完全的唯物论者,但至少在这方面他不是很认可,假如真这样,那么是不是意味着可以忍受一切的不平等遭遇,忍受任何人从自己手中掠夺走本来属于自己的财富、工作、妻子?一切!
而视之为命运的必然?然后静等着那个人的报应来临?如果,如果……
如果在此生最后的弥留时光里,却依然没见到为恶者得到应有的报应,那么应怎么办?默念“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然后静静的咽下最后一口气?这样或者就可以称为瞑目了。但事实上是自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